•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與中國脫鉤?美國經濟界不答應!

2021-01-17 09:43:00
來源:中國日報
字號

  14日,美國防部宣佈將9家中企列為“共產主義中國軍方企業”,美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將中海油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並將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納入“軍事最終用戶清單”。美政府如跳梁小丑般上演打壓中國企業的末日瘋狂,妄圖在最後一刻“掐斷”與中國經濟聯繫。

  然而無巧不成書,就在同一天,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委託牛津經濟研究院開展的一項研究卻再一次強調中國對於美國經濟的重要性,用數據“打臉”某些美政客。研究顯示,美中貿易戰導致美失去24.5萬個就業崗位。如兩國逐步削減關稅,美到2025年將增加14.5萬個就業崗位。如美中經濟大幅脫鉤,將導致美在2022年減少73.2萬個崗位,到2025年減少32萬個崗位,未來5年美GDP可能縮水1.6萬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全球經濟增長約1/3來自中國,保持中國市場準入對美企業成功至關重要。

  既然美中合作對於促進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有效增加美國內就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美國經濟界會同意個別政客肆意妄為搞“脫鉤”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去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禁止美國人投資“特殊背景的中國企業”的行政命令,並據此要啟動包括中國移動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通(香港)有限公司在內的三家中國電信公司的退市程式。然而就在本月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表示,不再計劃推進上述三家企業的退市。紐交所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決定是在與相關監管機構進一步磋商的基礎上做出的。美國政府的決定就這樣被自己的交易所“否決了”!

  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90%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需求和盈利更加穩定,無意撤離中國市場,反對中美經貿“脫鉤”,希望兩國經貿關係持續健康發展。高盛集團不久前發佈報告稱,美國半導體設備、材料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大多數企業,實際上正在擴大在中國的生產。雖然美國政府聲稱,如果企業不將生產線轉移回國,將會對其徵收稅費,但大多數企業對此並不“感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指出,讓美企搬遷並不是“將各種設備和辦公傢具打包裝箱,運到太平洋另一頭”那麼簡單;相反,轉移生產的成本很高,為此企業將多投入數百萬美元。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 馬斯克曾對高盛分析師表示,中國的供應商可能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商,“特斯拉上海工廠是一個相當大的工廠,我們在中國進行零部件採購,大大降低了車輛的成本。”在去年11月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美國參展商達197家,展出商品超過1373件,在135個參展國中參展商和展出商品數量均位列第一。

  一言以蔽之,無論客觀條件還是主觀意願,美國企業不會、不願、不同意同中國脫鉤!

  在雙邊貿易領域,根據海關總署1月14日發佈最新數據,2020年1-12月,中美兩國貿易額為5867.21億美元,同比增長8.3%。其中自美國進口為1349.08億美元,同比增長9.8%,超出對美出口增速近2%。看來中國不僅沒有“佔美國便宜”,而且自美國進口保持增長,特別是在全球貿易大幅萎縮的當下,穩定、抗壓的中美貿易反而成為美國經濟反彈的積極推動因素。

  此外,在雙邊投資領域,除了美國實體企業,美國資本也是從大踏步變成加速度涌入中國市場。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巨頭在2020年對中國股債兩市擲下創紀錄的2120億美元外資。匯豐前海證券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全球900多家機構投資者和大公司中,有近三分之二計劃2021年把在華投資平均增加25%。

  其實,說來說去,又回歸到最樸實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基礎判斷,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無論是打壓中國企業、限制中國投資還是阻礙中美貿易,這都是在自由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問題上採取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俗話說,在商言商。一味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不僅違反國際經貿規則,還破壞正常市場秩序,在損害美國國內經濟復蘇和就業的同時,也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營商環境的信心,可謂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相信這樣損人不利己的賠本買賣不僅美國經濟界不答應,美國人民更不答應!

[責任編輯:王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