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因地制宜“加油”起步 各地發展“妙招”都在這了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開啟,建黨100週年。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今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並且明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八項重點任務。如何貫徹落實這八項重點任務,各地區都是如何結合自身優勢、在哪些方面發力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今年八項重點任務的第一項。要求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安徽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將繼續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同時,繼續緊扣“一體化”、“高品質”的長三角戰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安徽新作為。
安徽省委書記 李錦斌:鎖定人工智慧、量子資訊、整合電路、生物醫藥等卡點中斷點,圍繞工業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制約,集合精銳力量,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堅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助力長三角爭當“科創+產業”融合發展的開路先鋒,共同打造全國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用。陜西擁有100多所高等院校,1300多家科研機構,2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教資源富集。陜西要把創新嵌入產業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緊盯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點。從創新投入、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入手,在科技創新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
陜西省委書記 劉國中:重點圍繞著國家重大戰略和陜西發展的需求,一項一項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最近,正在推行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科研的做法,通過既懂技術又懂企業這樣一些人的參與,使科研成果在研製階段就能夠面向產業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援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現在,遼寧正在加快推進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集中力量創建區域綜合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全力構建實質性的產學研聯盟。
遼寧省委書記 張國清: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把創新資源更多投向企業,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中,讓企業來當盟主,它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間是契約關係,是利益共同體,有內生創新動力,產學研聯盟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市場目標,它是奔著市場去的,是奔著需求去的。
浙江省民營企業眾多,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就要充分發揮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支援和鼓勵民營企業加強科技創新。
2019年,浙江數字經濟總量佔GDP比重達到了43.3%,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浙江提出要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以數字化改革為總抓手、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貫徹到經濟工作各方面。
浙江省委書記 袁家軍:數字變革不僅會對生產方式產生革命性變化,對生活方式、社會治理,特別對政府本身的執政方式、行政方式也會帶來大的變革,所以今年我們提出要打造數字變革高地,推動數字化改革。
2020年,福建省數字經濟增加值比重佔地區生產總值近一半。今年,福建將圍繞“數字福建”“海上福建”、生態省建設等戰略,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做大做強電子資訊、數字產業等六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文化創意等四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等五大新興產業。
福建省委書記 尹力:重點抓好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三個新增長點的發展,力爭形成20個以上產值超過千億元的重點產業集群。全面推進“數字福建”建設,讓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提出來的“數字福建”變為現實。
在上海,新的一年,惠民生與抓發展一道作為“十四五”開局的先手棋。今年計劃再完成舊改70萬平方米,形成租賃房供應5.3萬套,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以上,讓群眾家門口有更足的煙火氣、更濃的生活味、更強的幸福感。前不久,上海公佈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從經濟、生活、治理全方位發力,打造數字之都。
上海市委副書記 市長 龔正:經濟數字化形成新供給,生活數字化滿足新需求,治理數字化優化新環境,打造“物聯、數聯、智聯”的城市數字底座,通過數字化轉型激發城市生命體每一個細胞活力。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深化城市管理“一網統管”,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江蘇省委書記 婁勤儉:江蘇最強的是製造業發展,如何把製造業進一步完善?通過梳理產業鏈,每個省級領導聯繫一個產業鏈,來尋找這個產業鏈中有哪些卡脖子的地方,然後一起進行研究解決。
同樣作為製造業大省的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超過5.5萬家,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6.1%,目前已形成電子資訊、智慧家電、先進材料等7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廣東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將牢牢把握製造業發展這個關鍵。
廣東省委副書記 省長 馬興瑞:製造業是廣東發展的核心和命脈,我們全力打造和規劃了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石化、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鏈供應鏈中龍頭企業的作用,就是常說的“鏈長制”和“鏈主企業”的作用,輻射和帶動配套的產業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近年來,江西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全省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但產業發展還存在鏈條不完善、價值鏈不夠高等問題,2020年江西梳理出一批對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產業鏈,由省級領導幹部擔任鏈長,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痛點、難點。
江西省委書記 劉奇: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系統謀劃、集中力量發展航空、電子資訊、裝備製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相互作用、融合發展、邁向中高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2020年,四川、重慶兩地共簽署200多份合作協議,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共同實施重大項目開工27個,完成投資超過350億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合作發展步入快車道。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失業登記,電子社保卡申領、新生兒入戶等民生政務服務事項通辦;讓雙城經濟圈更好的惠及兩地民眾,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四川省委書記 彭清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定位,加快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積極貢獻。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
“十三五”時期,海南經濟轉型取得重大進展,經濟發展主引擎由投資變為消費,2020年離島免稅購物大幅逆勢上揚,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倍,實際利用外資連續三年翻番; 2021年,海南將按照總體方案部署,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和對外開放;著力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海南將逐步實現從境外到自貿港進出貨物“一線放開”、自貿港到國內其他區域進出貨物“二線管住”的目標。
海南省委書記 沈曉明:要在吸引集聚和配置全球資源當中發揮自貿港的作用。希望“一線”放開,但是又不做到國門洞開,海南自由貿易港最重要的優勢就在於背靠巨大的國內大市場,因此“二線”要管住,但是不能管死,使得海南自由貿易港能夠成為國內迴圈與國際迴圈的交匯點,能夠在配置全球資源中成為重要的節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全國重要的農作物供種大省,農作物供種能力達21億公斤,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要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眼下,一個國家級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正在河南加緊建設。未來,生物育種中心要打造成全球生物育種創新引領型新高地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
河南省委書記 王國生: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從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我們要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開展種質資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和農業全產業鏈科技攻關,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河南的糧食這張王牌、這個核心競爭力更加彰顯。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重點工作也都在各省有序推進。
今年的這八項重點任務,各地都有不同的情況,需要結合本地特點,打通堵點,補齊短板,鍛造長板,緊扣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主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在一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而根本動力則是改革創新,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新年新氣象,走好每一步,開局“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