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高品質發展旨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高品質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熱詞之一。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把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足繡花功夫,推動高品質發展,不斷化解制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準,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以就業為例。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支援減免房租、水電費,穩崗補貼資金到位,既保住了企業,也穩住了員工崗位。今年,著眼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我們應該給他社保補貼,特別是要用機制性的辦法來解決可能出現的職業傷害問題,給他們提供基本的權益保障”,還要為外出打工、異地養老的人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報銷的範圍。3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承諾:“到明年年底前每個縣都要確定一個定點的醫療機構,能夠直接報銷包括門診費在內的醫療費用,不能再讓這些老人為此煩心。這件事,還有類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員多費些心,就可以讓老人、讓家庭多一點舒心。”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這些事確實看似不大,但“小事”不小,凡指民生皆為大事。就像最近上了熱搜的那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話,“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看似小事,但其背後所隱含的科學的供需平衡和銜接,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的構建等等,考驗的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是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品質要求。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20個主要指標中,有7個是民生福祉類的,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這些指標所覆蓋的,是更有品質、更高品質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頂層設計和具體落實。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所有的民生問題,不管是米價菜價還是就學就業,不管是教育公平還是社會保障,只要我們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凝心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人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中國西藏網 文/仁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