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守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作者:李 群
今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國際主題是“修復我們的地球”,我國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二者互相呼應,傳遞出我們對地球家園的珍愛。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的是共生,追求的是和諧。近幾年,有媒體報道了因冰川融化在漂移冰塊上站立的絕望北極熊、被海洋垃圾繞頸窒息的海洋動物,這都是大自然對人類過度擴張發出的無聲吶喊。這些現象反覆闡明一個道理:在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球上,人類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
怎樣共生,如何才能和諧?地球孕育萬物生靈,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理念,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等等,如同拼圖,每一塊都有色彩,才能拼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風景。
身處同一個地球,頭頂同一片藍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乎人類未來。面對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考題,中國以身作則進行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在陣痛中前行,加速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從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到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國,再到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全世界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成績說明,中國的綠色行動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正向推動,守護著地球這個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為節能減排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今年6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上線,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從“十二五”試點先行,到“十三五”籌備全國市場,全國碳市場建設蹄疾步穩。面向“十四五”,從單一行業到多行業納入、從啟動交易到平穩規範運作,全國碳交易體系將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碳價信號,為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實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中國承諾。這也足以證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中國有擔當、有作為。
而要實現和諧共生,保護地球家園,除了節能減排,更要做好垃圾分類。珍愛地球,我們應堅持低碳生活,把環保行動融入日常,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貢獻一份力量。從開展光碟行動,到推廣節能家電,再到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食具……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將推動全社會形成更綠色、更環保的新風尚。事實上,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有賴於每個地球公民的努力。愛護地球,是在接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同樣給予大自然喘息的時間。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保護她。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應把這作為一個理念,化為一種行動,不僅在世界地球日這一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傳承與堅持,如此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美麗,地球才會永遠蔚藍。(李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