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以“特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從一朵小小的木耳,到一碗柳州螺螄粉,再到一盤特色的沙縣小吃,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特色產業的發展。在青海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青海聖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走進生產車間、設計部門察看產品生產、設計情況。習近平指出,青海要發展更多這樣的特色產業,靠創新實現更好發展。
特色產業+民生,打開鄉村致富新渠道。小木耳、小米粉……這些看似小而接地氣的產業,實則能量滿滿。特色產業不僅是增強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點。特色產業之所以稱為特色,是因為其充分依託本地資源做文章,將老百姓最為熟悉的產業與領域發展成為群眾致富的新產業。以柳州螺螄粉為例,小小的產業富了群眾口袋,創造就業崗位30萬多個,帶動約5000戶貧困戶、2.8萬人脫貧增收。產業興帶動了鄉村興、百姓富。因此,鄉村振興更需要加大特色產業發展力度,將一村一品做大做強,激活鄉村振興“源頭活水”。實現以龍頭企業、龍頭合作社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鄉村人才培育、農民增收致富的鄉村發展新畫卷。
特色產業+優勢,激起發展新動能。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更要最大程度挖掘其特色價值。一碗舌尖上的美味發展成為城市名片,從小打小鬧到譽滿全球,沙縣小吃的發展壯大可謂將“特色”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沙縣小吃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其定位精準,填補了低消費的空白,挖掘到了特色美食的獨到之處,更是源於一代代匠人的堅守,用踏實苦幹將小製作發展成了大產業。除此以外,放大特色產業優勢還需加強政策引領與扶持。鄉村振興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產業、人才、文化的全面振興,特色產業振興不僅需要加大引導優質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援力度、人才培養力度等,引導產業持續轉型升級。
特色產業+創新,鏈出發展新空間。充分發揮出特色產業的特色價值,更需要依託創新來實現。青海藏毯以其精美別致的圖案、精湛獨特的織法、濃郁的民族特色,與波斯毯、東方毯並稱為世界三大名毯。走出國門、遠銷海外背後,不變的是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這也是產業持續發展的支撐所在,變化著的是加工工藝的轉型、行銷模式的轉型等賦予其時代發展新的內涵。從“小”到“大”再到“新”,創新開拓了產業發展新空間。特色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堅守特色,更要與時俱進,以科技創新改變生產模式、品牌經營、規模化發展等,確保特色產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科技發展的新時代、網路資訊發展的高速時代,特色產業要釋放出傳統的特色價值與魅力,推動鄉村振興,實現高品質發展。(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