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技將防災減災救災織成一張網

2021-08-05 08:42: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所謂隔震,就是在建築物底部添加阻尼器、橡膠支座等設備,當破壞力大的地震橫波衝擊建築時,這些設備可以發揮類似滑板的作用,保障建築的穩定性。比起傳統的減震技術,隔震技術效果更好,可以將地震破壞力縮小8—10倍。

  在7月下旬河南的防汛救災中,翼龍無人機從貴州起飛,遠赴災區,幫助受災群眾恢復臨時通信。媒體報道此事後,眾多網友紛紛點讚。其實,在我國先進的防災減災救災技術陣線中,長航時多功能的無人機只是一名“排頭兵”。

  7月27日,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河北省地震局主辦的“防災減災救災應用技術成果暨新唐山建設45週年成就展”在唐山開幕,同時舉辦2021年中國·唐山國際應急產業大會和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大會。75家企業以及地震系統16家單位參展,無人機技術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從吃到住,應急技術全覆蓋

  在災害面前,人們對於“衣食住行”的需求更加迫切,食品是重中之重。為保障運輸安全,無需加熱劑的抗災專用應急主糧倒入熱水8分鐘後即可自熟,加入常溫水也可以在38分鐘內自熟。“便於運輸、儲存,處理方式簡單,熱量足,不易引發口渴,是應急食品的特點。”工作人員介紹說。

  除了“吃”,應用於“住”上的隔震技術也在此次展覽會上亮相。所謂隔震,就是在建築物底部添加阻尼器、橡膠支座等設備,當破壞力大的地震橫波衝擊建築時,這些設備可以發揮類似滑板的作用,保障建築的穩定性。

  “傳統的思路是‘以剛制剛’,而隔震技術的目標是‘以柔克剛’。”震安科技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說,比起傳統的減震技術,隔震技術效果更好,可以將地震破壞力縮小8—10倍。

  從民居到大型公共設施,減隔震技術都能派上用場。北京大興機場、雲南省博物館新館、新疆瑪納斯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緬甸的果敢酒店,都是減隔震技術的“用武之地”。在這些外表美觀的建築物地下,都有成百上千套先進的隔震支座。

  此外,各類應急服務“神器”也在展覽當中紛紛亮相:河北一家企業研發的多種地震觀測儀可以應用於對不同頻帶地震的觀測,做到對從強震到微震的全覆蓋;無人機企業展出了四款飛機,可實現災區應急通信,精準投送藥品、食物,對災害現場進行測繪建模,並實時回傳畫面供給後臺決策等多種功能……

  天羅地網,高精尖系統支援顯神威

  除了直觀的抗災救援器物,高精尖的軟體和系統工程也在展覽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航太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的測繪系統、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臺陣探測計劃、華為的通信設備、東方至遠的干涉雷達……各種應用技術共同構成的技術體系,組成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的核心力量。

  干涉雷達可通過12顆雷達衛星和14顆光學衛星,對我國400多個大中城市進行9年以上的高精度數據積累,通過雷達遙感來監測建築安全和自然災害;寬頻帶流動地震臺陣已經成為開展高解析度地震觀測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特點是解析度高,探測深度大,布設靈活,探測價格低廉,可以放置在高寒、炎熱、乾燥、潮濕等惡劣複雜的觀測環境中。特別適合於地震的精確定位、地球結構的三維成像、大地震的動態跟蹤、余震的監測和多參量地震參數的綜合研究。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墩表示,目前我國地震預警成果在快和準兩大核心指標上處於國際先進水準,已和有關部門合作構建了面向6億級用戶的地震預警資訊傳遞渠道。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