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國人權事業新高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突出短板。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經過艱苦卓絕的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連年持續縮減,荒漠化防治成為全球典範。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陜西省榆林市通過治沙造林,昔日區域內的裸露土地全面綠化,呈現出一派“塞上森林城”的美景。圖為2020年5月24日拍攝的榆林市河濱公園。 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光輝篇章》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闢人權事業新境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基本生活水準權,以發展促人權增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實行良法善治維護公民權利政治權利,促進社會公平保障特定群體權益。
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和標誌,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發展作為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彰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權價值內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保障生存權,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權的基礎。我國居民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9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我們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和便利性不斷提升。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終在全國範圍內控制住疫情,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解決溫飽問題,還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脫貧攻堅,我們解決貧困地區群眾安全飲水問題;易地搬遷,貧困群眾住上了亮堂堂的房子。鄉村振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高,衣食住行用都有較大改善,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這就是人權保障的深層意義。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場壯舉。這其中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立場。比如,中國構建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災害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救助以及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滿足困難群眾的救助需要,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讓每個人更好地發展自我、幸福生活,是實現人人享有更加充分人權的真諦所在。保衛“舌尖上的安全”、呵護“同一片藍天”、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樁樁件件都是為了人民。更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專門設立人格權編,全面建立人格權保護體系,規定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中國堅持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貫穿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過程。
中國人權事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有正確的人權理念指引。堅持黨對人權事業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發展理念,堅持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把生存權、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我們確立了人權事業的新高度,也豐富了人類文明多樣性。面向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權事業必將得到更好的發展,中國人民也將享有更加精彩的人生。(蘇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