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2021-09-06 17:5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立足當地生態稟賦、順應自然本色,推進鄉村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挖掘出鄉村的生態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找準發展重點,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路子。

  因地制宜,探索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之路。在庫布其,當地人曾經祖祖輩輩為沙所困、因沙致貧,經過不懈努力,進行生態修復、發展生態產業,取得“點沙成金”的效果。在這裡,政府提供政策性支援,企業進行產業化投資,群眾能夠市場化參與,加上科技力量持續投入,使得以前的“窮沙窩”變成了如今的小康村。振興發展需要立足自然條件,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在特有的生態環境中,致力於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積極培育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創建電商直播間、雲超市等平臺,通遼玉米、赤峰小米、興安盟大米、科爾沁牛肉、錫林郭勒羊肉等土特產,更廣泛進入各地市場,鄉村電商服務站也惠及廣大群眾。推動鄉村振興,要發展新業態、開拓新渠道,同時要結合發展實際,以更精準的政策、更廣闊的平臺,吸納更多群眾參與,幫助他們找準發展定位,于特色產業中培養致富能力,激活內生動力。

  推動產業振興,並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凈,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幹下去”。內蒙古面向廣大農牧區開展光伏扶貧碳交易試點和“牧業120”服務試點,探索售電和碳交易“雙增收”路徑,助力提升群眾致富及抗風險能力。推動產業振興與生態振興,都需要堅持綠色發展,在保護林草地、退牧還草、防沙治沙等基礎上,綜合運用生態保護補償、生態損害賠償、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等方式,實現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與群眾致富、興業發展的共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重要的是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近年來,從精心做好頂層設計到精準發展特色產業,從精巧利用生態資源到全力提高群眾生態素養,各地都在“綠富同興”上下功夫,在生態保護中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保護,逐漸呈現出美麗、富裕的鄉村圖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增綠才能增收,固綠才能穩定增收。鄉村振興需要立足當地生態稟賦、順應自然本色,推進鄉村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挖掘出鄉村的生態潛力,激活發展的生態價值。

  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財富和優勢,百姓富與生態美是統一的。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呵護生態、善待生態,並且結合實際、揚長避短,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才能讓群眾吃上“生態飯”,生活更幸福。

  (作者為內蒙古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6日 09 版)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