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十四屆全運會特別報道:吹響體育強國號角

2021-09-22 09: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吹響體育強國號角(第十四屆全運會特別報道②)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賽程已過半。賽場上,新項的設置、新人的參與,讓各項競技比賽充滿看點;賽場之外,體育盛會的舉行也讓當地民眾從中受益,為主辦城市留下了寶貴的賽事遺產。

  項目“上新” 開放辦賽

  縱觀62年發展歷程,全運會一直在調整與變革中與時代共振,推動中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在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過程中,全運會的定位和作用從競技體育的“指揮棒”,到大眾體育的“助推器”,其內涵和角色愈發鮮明。

  全運會的不斷變革,是中國體育事業歷史進程中的必然選項。從陜西再出發,全運會正吹響中國體育向新高度攀升的號角。

  在奧運戰略層面,本屆全運會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在項目設置上,增設了東京和巴黎奧運會新增的滑板、攀岩、沖浪、街舞項目。同時,為了提早佈局巴黎奧運會,全運會在跳水、體操等中國體育的優勢項目上增設小年齡組,為選拔奧運適齡人才打下基礎。

  針對一些項目在發展過程中的弱點和不足,本屆全運會創新調整了競賽規程。例如水球項目的標準規則是4節比賽、每節8分鐘。為了提高運動員的游動能力和體能,本屆全運會水球項目的第三四節比賽時間分別增加至9分鐘和10分鐘,以此引導隊伍重視體能訓練。

  本屆全運會首次出現了高校、社會體育俱樂部單獨參賽。據了解,北京體育大學、天津體育學院單獨組團組隊參加了棒球、跆拳道、鐵人三項比賽;萬國擊劍俱樂部等社會俱樂部參加擊劍和自行車比賽。此外,全運會賽場上還有以個人身份參賽的運動員出現在游泳等項目的比賽中。開放辦賽的舉措,為拓寬發現競技體育人才渠道、吸引更多主體參與體育創造了空間。

  繼4年前天津全運會首次設立群眾比賽項目之後,陜西全運會繼續向普通體育愛好者敞開大門。本屆全運會上,首次設立群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比賽採取線上參賽、線下評獎方式舉行,共設置了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4個大項。

  來自重慶的鄧丹是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本屆全運會,她以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雙重身份參與了廣播體操比賽。

  “以前我只參加過省市一級的比賽,通過全運會賽場檢驗了自己的水準。廣播體操不僅是整齊劃一,更需要韻律感,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鄧丹說。

  與此同時,陜西全運會還組織開展了上千場“我要上全運”系列賽事活動,為“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理念寫下新的注腳。

  全民參與 點燃熱情

  陜西全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宴,也是一場全民參與和共用的聚會。全運會的舉行,能夠為主辦城市留下諸多可以持久受益的賽事遺產,也將點燃和延續民眾的健身熱情。

  在陜西省,51座全運會競賽場館既能承辦高水準賽事,也是全民健身的好去處,為體育產業發展賦能。

  從空中俯瞰,承擔十四運開閉幕式重任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宛如一朵由28片花瓣組成的碩大“石榴花”。自從2020年7月投用以來,這裡已經成為當地市民的網紅打卡地。據了解,場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賽後利用,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身需求。為此,場館周邊修建了籃球場、足球場、兒童活動區等全民健身場地。全運會結束後,這裡將成為民眾盡享運動歡樂的好去處。

  奧體中心以全運比賽促進全民健身,是陜西全運會惠及當地群眾的縮影。很多市民表示,身邊的體育場地和設施越來越多,這是全運會帶來的最好禮物。

  陜西省以承辦全運會為契機,大力實施健身設施、組織服務、科學指導、體育賽事、健身活動、體育文化、場館開放、智慧平臺等全運惠民八大工程。不久前,《陜西省全民健身條例》修訂完成,支援、鼓勵各級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分步、分批向社會免費、低收費開放,充分考慮到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健身需求。

  在西安,當地政府抓住全運會契機,充分利用渭河、灃河、浐灞河、秦嶺地區豐富的自然山水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構建“三河一山”綠道網路,為市民提供了一條親近秦嶺的綠色騎行線路。自今年“五一”開通以來,這條綠道成為全民健身的網紅地,夜跑團、騎行團、廣場舞隊、滑板隊等形形色色的健身團體在這裡扎了堆。共用生態紅利,讓全民全運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本報電 記者陳晨曦 王亮 李洋 劉峣 孫亞慧 王美華)

  陳晨曦 王亮 李洋 劉峣 孫亞慧 王美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