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習關鍵詞丨造就文藝大師,鑄就文藝高峰

2021-12-17 22:1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併發表重要講話。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2月14日,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唐代詩人李白的這聯詩句,寄語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創造,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熱情讚揚廣大文藝工作者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期待與要求,發揮了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的作用,同時又對這支隊伍提出了殷切期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從落後時代、跟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描述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史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人民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創造光明未來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拼搏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心繫民族復興偉業,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

  把握時代大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一貫要求。

  2014年,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總書記要求作家藝術家“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

  2016年,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時,總書記指出,“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繫、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

  2019年,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總書記強調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

  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今年,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人民是文藝之母。

  這其中包括三層含義:

  源於人民。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2019年全國兩會,看望全國政協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總書記鮮明指出,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在這次開幕式上,總書記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這樣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才能把握時代脈動,才能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

  為了人民。在人民的壯闊奮鬥中,隨處躍動著創造歷史的火熱篇章,匯聚起來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詩。

  總書記強調,文藝要對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讚頌,對一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的拼搏者、一切為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給予最深情的褒揚。

  屬於人民。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僅要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為時代和人民放歌。”這是總書記的要求與期望。

  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如何創新?

  “一個寫作者,當他完全擺脫模倣的時候,他才開始成為真正的作家”,“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寫法”。在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作家柳青的話,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抵制照搬跟風、克隆山寨,邁向更加廣闊的創作天地。

  具體而言:

  創新不是割斷血脈、憑空虛造,而是要把握傳承和創新的關係。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

  如今,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催生了文藝形式創新,拓寬了文藝空間。這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總書記明確指出,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要正確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富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情感,使文藝創作呈現更有內涵、更有潛力的新境界。”

  如此才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了2014年3月出國訪問時的一段往事:

  “在德國,我講了自己讀《浮士德》的故事。那時候,我在陜北農村插隊,聽說一個知青有《浮士德》這本書,就走了30里路去借這本書,後來他又走了30里路來取回這本書。”

  為什麼要對外國人講這些?總書記說,因為文藝是世界語言,談文藝,其實就是談社會、談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心靈。

  在這次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和世界”的角度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明確要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重視發展民族化的藝術內容和形式,繼承發揚民族民間文學藝術傳統,拓展風格流派、形式樣式,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範。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對於國際社會來說,他們希望解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成功秘訣,了解中國人民的生活變遷和心靈世界。

  總書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

  在文藝領域的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每次都會重點談到堅守職業道德、堅守藝術理想的話題。

  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文藝是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藝術家自身的思想水準、業務水準、道德水準是根本。

  2016年,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總書記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

  2019年全國兩會,看望全國政協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

  在這次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並用四個“要”、四個“決不能”提出了明確要求——

  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

  文藝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製造者、跟風者、鼓吹者。

  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

  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

  2019年國慶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人民藝術家”王蒙、秦怡、郭蘭英等。

  今年6月29日,在給“七一勳章”獲得者、94歲高齡的藍天野頒授勳章時,總書記微笑著說:“藍老,你的很多戲我都看過。難得你這麼大歲數,還在工作。”

  他們是德藝雙馨的代表,為文藝工作者樹立了榜樣與標桿。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

  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一定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