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實現“穩”與“進”良性互動(思想縱橫)

2022-01-10 13:4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同時,在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體現了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研判、對經濟工作的科學部署,為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論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包括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體現出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必須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抓發展、抓穩定兩手都要硬。”“穩”和“進”相互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才能為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經濟社會平穩運作創造良好預期。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認識和把握"穩"與"進"的辯證法,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在更週全的“穩”與更高品質的“進”良性互動中推動高品質發展。

  “穩”和“進”是辯證統一、互為條件的,關鍵是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這一重要要求正體現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堅持穩中求進,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恰到好處,把握好平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一種穩慎進取的方針,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宏觀大局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迴圈,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這七個方面的政策導向,貫穿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明確了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的政策著力點,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重要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方法論,要善於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複雜系統,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落到實處,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注重總體謀劃。堅持系統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增強各項政策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避免孤立片面“單打一”,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0日 09 版)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