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3月起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對你我有啥影響?權威解讀來了!

2022-02-23 08: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3月起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對你我有啥影響?權威解讀來了!

  新華社記者吳雨

  22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微信支付、支付寶分別發佈公告,對優化條碼支付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其中新設的“個人經營收款碼”引起普遍關注。

  個人收款碼還能用嗎?哪些人可以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用戶成本會增加嗎?記者22日獨家採訪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有關負責人,對熱點問題進行了權威解讀。

  圖為一位市民在蘭州市榆中街菜市場買菜後掃碼付款。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個人收款碼繼續能用

  在早點攤點份煎餅果子,對著攤主塑封的二維碼掃碼付款;在菜市場買菜,掃一下“碼牌”進行支付;在夜市淘到心儀物件,通過商販列印好的二維碼掃碼支付……

  3月1日起,對消費者而言,這些熟悉的支付體驗沒什麼改變,二維碼收款依然能夠滿足支付需求。不同的是,在支付機構的後臺,部分商戶會從此前的個人收款碼轉為個人經營收款碼或商戶收款碼。

  去年10月,人民銀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對收款條碼支付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並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相關要求,“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用戶通過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

  按照人民銀行有關規定,支付協會提出了行業自律建議,專設“個人經營收款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將於3月1日起提供個人收款碼升級邀約服務。

  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有何好處?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個人經營收款碼可接受信用卡付款,還可以獲得賬務管理、交易對賬、特定行銷等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個人經營收款碼還能更好地實現交易風險防控,更有效地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支付寶公告稱,升級後,用戶原有的收錢免費、提現免費等權益將繼續享有,還將會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賠”保障額度等權益。微信支付則表示,可提供經營賬本、經營分析等服務。

  圖為在重慶客運段G8516次列車上,一名旅客在使用手機掃碼支付購買飲用水。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哪些用戶可以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

  隨著3月臨近,不少攤主、商販格外關心自己是否需要轉碼。支付協會公告明確表示,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使用新設的個人經營收款碼。

  也就是說,用戶是否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自己說了算。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和引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用戶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但絕非強制性的“一刀切”,絕大部分用戶不受影響,特別是零星銷售自己生產的季節性農副產品或自身手工小商品的鄉鎮居民、城市地攤流動商販等用戶基本不受影響。

  微信支付的公告表示,3月1日之後,結合用戶收款情況,將陸續通過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發出邀請,在用戶自願情況下提供個人經營收款碼。支付寶也表示,將結合用戶的收款特徵,對用戶發出個人收款碼升級邀請。

  如果不想申請個人經營收款碼,現有個人收款碼也不是不能用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表示,3月1日之後,不管是否升級,個人收款碼都可以繼續使用。

  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會增加成本嗎?

  在去年10月的通知發佈後,人民銀行有關人士就明確提出,要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服務品質不降。

  此次支付協會公告提出,服務不減、體驗不變,賦碼過程免費。對此,支付寶表示,升級過程完全免費;微信支付提出,用戶可免費領取物料碼牌。

  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充分考慮流動攤販等客戶的實際情況,對申請個人經營收款碼的小微商戶、個人經營者,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則,參考個人收款碼標準收費,減少商家財務成本。

  有人擔心,申請個人經營收款碼手續煩瑣。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支付機構將按照最少、必要原則精簡提交的材料,並主要通過線上方式提交。有的個人商戶僅需要提供個人資訊、店舖頭像或攤位照片即可。

  管好收款碼 守住老百姓“錢袋子”

  當前,個人收款碼存在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出臺相關要求,正是為了加強行業管理,堵住漏洞,斬斷非法鏈條,更好地保障個體商戶資金安全。

  央行此前提出,對於通過截屏、下載等方式保存的個人動態收款條碼,明確應當參照執行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有關交易限額、禁止用於遠端非面對面收款等規定。

  有人擔心,一些合理的遠端收款需求會受到影響,比如老師在家長群使用個人收款碼代收費等。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對有正當合理需求的用戶實行白名單管理,支援遠端收款功能。

  近期,有用戶反映,有人打著“個人收款碼升級”“更換碼牌”等旗號,進行詐騙。支付協會公告提醒會員單位暢通渠道,加強和用戶的溝通解釋,避免不法分子借機詐騙。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提醒用戶,若有相關人士到府推廣,請謹防詐騙。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