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繪就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壯美畫卷

2022-03-02 14: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湘江之畔,廣西桂林毛竹山村,葡萄產業富了一方百姓;涼山腹地,四川昭覺火普村,連片的大棚鋪滿山坡,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武陵山區,湖北巴東,柑橘產業讓當地脫貧群眾穩定增收……今天的脫貧地區,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成為現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乘勢而上、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創造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我們趕上了好時候,路通了,還搬進了新房子,日子比野蜜還甜。”說起脫貧前後生活的變化,雲南怒江貢山縣“直過民族”獨龍族“文面女”李文仕感慨不已,曾經刀耕火種、大雪封山的日子成為歷史。

  千年貧困,一步跨越。千年夢想,一朝夢圓。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之後不久,黨中央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

  八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後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堅持看真貧,堅持了解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的實際情況,面對面同貧困群眾聊家常、算細賬,親身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

  八年間,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全國數百萬扶貧幹部苦幹實幹,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脫貧事業。中央、省、市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億元,東部9省市共向扶貧協作地區投入財政援助和社會幫扶資金超過1005億元,東部地區企業赴扶貧協作地區累計投資1萬多億元,精準扶貧、對症下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

  披荊斬棘、櫛風沐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脫貧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升——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0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長11.6%。“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問題實現動態清零,脫貧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2568萬脫貧人口告別泥草房、住上安全房,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脫貧地區落後面貌根本改變——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解決,貧困地區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貧困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甘肅臨夏,通聯青海、四川的多條高速公路正抓緊建設,這裡的土特產走出大山將更便捷;雲南瀘水,在駐村工作隊的帶動下,古登鄉幹本村的香櫞、芭蕉等熱帶水果產業鏈條不斷拉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一年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號角響徹山鄉村寨;一年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不斷健全——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餘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

  一年來,有效銜接工作平穩有序——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出臺33項銜接政策。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並出臺14個方面傾斜支援政策,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易地搬遷後續扶持,“萬企興萬村”行動全面啟動實施。

  一年來,產業就業持續促進發展——農業農村部監測的832個脫貧縣每個縣都形成了2至3個優勢突出、帶動力強的特色主導產業,脫貧人口每人平均實現產業增收2200元以上。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3145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鄉村建設紮實推進,動力電、硬化路、4G網基本實現村村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順利完成;鄉村治理效能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加強,積分制、清單制、數字賦能等治理方式創新發展,文明鄉風加快培育……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前行

  汪巷村、甘宣村、白水衝村、賀溪村,浙江余姚梁弄鎮這些曾散落在四明山腹地的“珠子”,如今因一條旅遊線路串聯了起來,成為一條璀璨奪目的“項鍊”。村莊抱團融合發展,成為余姚在推進共同富裕實踐中探索出的新路徑。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閉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如是宣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指引下,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如今的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現代基礎設施網路持續完善,文化事業更加繁榮。

  如今的中國,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居民每人平均年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人,義務教育入學率近100%,城鄉間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

  時間的車輪行至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去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中華大地上展開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

  從國情實際出發,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國經濟航船向著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方向前進。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脫貧攻堅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小康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圖景在更廣闊的時空鋪展。

  (更多報道見5、6版)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2日 04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