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平等享有人權,融合共創精彩

2022-03-04 15:1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殘疾人權益保障的不斷進步構成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光輝篇章。殘疾人權益保障的百年實踐,已經匯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歷史進程。全體殘疾人充分享有各項人權,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用全面小康,體現出中國式人權的真實具體、有效管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殘疾人發揮主體性,積極行動,迸發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生命光彩。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好保障殘疾人權益,就是繼續堅持平等、參與、共用的理念,堅持格外關心與依法保障相結合,促進社會融合發展,實現所有殘疾人的平等自由和全面發展。

  引領百年奮鬥,在實踐中確立殘疾人主體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貫穿著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爭取、尊重、保障、發展人權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歷史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十分重視探索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理念和制度。殘疾人日益成為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促進者、受益者。

  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尊重和認可殘疾人作為人類社會成員和歷史創造者的主體性。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保持初心,關懷民生疾苦,重視對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救助及社會救濟工作。黨在革命時期爭取人權的制度探索,將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為廣大人民建立平等權利保障的開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從國情實際出發,確立了保障殘疾人人道待遇的基本制度。土地改革、福利工廠、良好的社會秩序、友善的社會環境等促成了殘疾人生存與發展權利的一次歷史飛躍。改革開放後,黨領導下的殘疾人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通過立法政策途徑,發展保障殘疾人基本權利的體系,促進殘疾人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權利的享有和實現。殘疾人的生存與發展權利實現了又一次歷史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進入新時代高品質發展階段,保障殘疾人基本權利成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內容,也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一深刻論述,為新時代全面保障殘疾人權益奠定了堅實根基。

  立足中國實際,協調促進殘疾人充分享有人權

  黨領導人民爭取生存、謀求發展的過程,包括建立公平正義的政治制度,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步完善殘疾人平等享有各項權利的物質基礎、制度體系和社會條件,最終實現每個殘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黨和政府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殘疾人工作成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於實現殘疾人權利的深刻意涵,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框架下理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和確保殘疾人實現全面協調發展與共建共治共用。在國際人權法發展脈絡中理解,是中國探索和堅持基於權利的發展道路,為尊重人的多樣性和固有尊嚴,為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協調增進殘疾人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領域的權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國家推進殘疾人健康保障政策務實全面發展,康復條件逐步完善,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國家著力辦好特殊教育,大力發展融合教育,提高殘疾人教育水準;拓展就業渠道,完善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就業權利的實現。此外,國家培育全社會的殘障平等與融合意識,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確保殘疾人充分享有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權利。全體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堅持格外關心,依法保障殘疾人公平享有人權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加強人權法治保障,確保殘疾人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和自由,需要著重回應殘疾人的獨特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應對身心損傷導致的風險與脆弱性,建設無障礙環境,確保基本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國家採取積極措施確保殘疾人依法享有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在與所有人平等的基礎上真實充分享有人權。

  中國探索出將殘疾人的法定權利轉化為實有權利的一條有效路徑,在於制定和實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持續制定和實施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的主要大國。這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都明確指出,要完善對殘疾人等特定群體權益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護,並強調在後疫情時代,建立常態和非常態相結合的保障機制。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確立了全方位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的有效方案,包括:堅持生命健康至上,提升應急保障;關注現實困境,增強民生保障;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個人發展;加強司法保護,兜底權利救濟;開展法律賦能,實現社會公平。

  中國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將其作為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誌,積極完善無障礙相關立法體系。中國已經形成以《殘疾人保障法》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為核心,以無障礙環境建設地方實施辦法和相關國家標準為重要內容,以具體領域的專門規定為補充的無障礙法律規範體系。從1988年國家制定《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試行)》開始,截至2022年2月,有10部法律、4部行政法規、14部部委規章、34部現行生效的國家標準直接規定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內容。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大型城市制定或修訂了無障礙環境建設規範,體現出人權治理創新的特色。

  倡導融合發展,為人類進步事業作貢獻

  隨著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促進殘疾人融合發展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中國以人民為中心,以發展促進人權,將人權普遍原則與中國實際結合,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殘疾人權益保障道路。中國尊重和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實踐,紮根于本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相關理念和經驗豐富了全球人權話語,發展了人類人權文明多樣性。

  中國積極開展殘疾人事務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相關人權法義務,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理解與支援。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著眼于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中國倡導尊重人性能力的多樣性和人類文明的參差多態,積極促進國際社會在殘疾人權益保障領域的交流互鑒,推動構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秩序,由此成為影響和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取得卓著成就,獲得人民擁護支援,帶來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併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這是國家參與和改革全球人權治理的底氣、信心所在,也是傳播人類共同價值、分享中國人權智慧的實踐源泉。

  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的不斷發展標示著人性的光輝、人道的召喚以及人權的成就。殘疾人權益保障事業大步向前,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激流,成就非凡。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中,更好開展殘疾人權益保護工作,還需要完善相關重點領域立法,積極推進落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實現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最終確保每個殘疾人充分實現個人發展和美好幸福生活。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4日 02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