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連發暢通物流“大動脈”
劍指“一刀切”“層層加碼” 加大資金支援避免行業性斷貸
政策連發暢通物流“大動脈”
嚴禁防控措施簡單化、“一刀切”;加大資金支援,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適當向運輸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傾斜;加強生活物資監測預警和產銷銜接,增設無接觸投遞設施……4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郵政總局、銀保監會等多部門相繼發聲,全力保障貨運物流特別是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暢通,確保產業鏈供應鏈“不掉線”。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一系列措施有的放矢,當前物流不暢覆蓋範圍有所減少,建議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維度綜合施策保障物流運輸,疏通“堵點”“卡點”。
多部門密集部署
近期以來,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物流運輸受阻,部分地區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受到影響,“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訂單交不掉”成為部分企業正常運轉面臨的困境。
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有關工作的通知,多部委密集發文落實,圍繞交通運輸、快遞業保通保暢、金融支援等方面加緊研究細化幫扶措施。
交通運輸部強調,公路交通承擔著全社會70%以上的貨運量和客運量,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要求受疫情影響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要堅持開放運營狀態,不得擅自關停。嚴禁擅自阻斷或關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嚴禁防控措施簡單化、“一刀切”。
國家郵政局明確,疫情嚴重地區要依託周邊物流園區(樞紐場站、快遞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加快設立啟用物資轉机調運站、接駁點或分撥場地等臨時處理場所,為郵件快件轉運提供便利。
配套金融服務也在跟進。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業保險業從加大資金支援、幫扶貨車司機等重點群體、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擔保方式、加強保險保障、確保資金安全等六方面主動採取精準有效措施,避免出現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
在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副局長許正斌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生活物資監測預警和產銷銜接,強化生產組織和市場供應,努力保持物流暢通,協調督促有關地方暢通好“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物資配送。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會指出,將指導重點地區保供企業直接向外省市批發市場、長三角地區城市分選中心等地,定制蔬菜包,減少市內分揀配送人力和損耗。
劍指部分地方“層層加碼”
“從近日來看,隨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先後下發多個物流保通保暢的文件,前期較為突出的物流不暢問題有所好轉。”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說。
據了解,嘉興平湖等四個重點物資轉机調運站陸續啟動,確保浙江乃至全國各地支援上海抗疫的各種物資能快速安全地送達。無錫、鹽城等多個城市試點貨運車輛點對點服務。威海、濱州等多個地市陸續開放前期關閉的高速公路出口,道路擁堵問題得到好轉。部分城市開闢了抗疫防疫物資、民生重點物資運輸綠色通道,便利重點物資運輸保障供應。多地還設立貨車核酸免費檢測點,為外地貨車司機核酸檢測提供便利。
但仍需注意的是,部分地區“資訊不暢”“層層加碼”“以鄰為壑”的問題仍然存在。根據對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員企業反映情況的不完全統計,防疫管控措施方面,除了聯防聯控機制規定的“兩證一碼”外,一些地方還有附加要求,部分地區存在行程碼帶星即使綠碼也要勸返等問題。部分城市出臺貨運車輛通行證政策,但是申報渠道不一、流程複雜、無法互認,相鄰城市甚至同一個城市內不同區通行證也要分別辦理。
“當前,我國公路運輸承擔著四分之三的貨物運輸任務。道路貨運物流通行不暢,將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周志成表示。
綜合施策保通暢
業內人士建議,應綜合施策儘快疏通“堵點”“卡點”,出臺針對性物流企業紓困政策措施,積極推進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維度保障物流運輸。
周志成表示,應建立關鍵材料、重要產品物流需求企業“白名單”制度。統一疫情交通管控資訊發佈渠道,及時更新調整高速公路關閉和開放資訊。完善通行證辦理制度實現一碼通行,城市間通行證實現網上辦理、及時辦理、異地互認、一碼通行。同時,應放盡放各類社會物流資源。
對於出臺針對性物流企業紓困政策措施,周志成表示,考慮到貨運物流行業上半年可能出現全面虧損的情況,啟動成品油稅費調節機制、階段性減免緩道路通行、社保等收費,免征或減少徵收物流企業增值稅,減輕物流企業稅費負擔。對於中小企業和個體司機,建議延長小微企業普惠貸款期限,小額貸款實行自動展期,啟動小微企業和個體司機車貸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廖家生建議,除了短期聚焦保市場主體、提升運營效率,還應從中期完善應急物流管理體系,加快建設全國統籌的物流大數據平臺,實現物流資源數據實時共用。建立全國統一的倉儲物流指揮系統,提升統籌協調能力,加強組織體系支撐,實現相關物流運力企業系統對接。長期來看,則要積極推進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層面加大對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示範物流園區、多式聯運、海外倉等配套基礎設施的支援力度,推進物流基礎設施互聯成網。(記者 梁倩 王璐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