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確保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

2022-04-25 14:5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季農事關係全年豐收。穩定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對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特別是穩定物價、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義。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由於一些地方疫情防控“一刀切”、層層加碼,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不便,可能影響長期供應。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效保障農業生產十分重要而緊迫。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確保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印發《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導則》提出,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這體現出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的現實意義,要切實增強保障農產品生產和供應的緊迫感。

  當前春季農業生產形勢總體不錯。夏糧生產形勢好于預期,冬小麥長勢與往年基本持平。春耕備播進展順利,春播糧食意向種植面積比上年有所增加。一季度,豬肉產量同比增加14%,牛羊肉和禽肉產量增加0.3%,牛奶產量增加8.3%。4月上旬,在田蔬菜面積同比增加近300萬畝,產量同比增加100多萬噸。可以說,我國糧肉蛋奶魚果蔬供應總量充足,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

  也要看到,春季農業生產面臨的困難很大。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農業生產和流通受到一些影響。在生產端,部分地區農民下田、農資下襬、農機上路和外出農民返鄉務農不同程度受阻。在流通端,一些地區遇到不同程度的“菜籃子”產品物流配送不到位問題。二是俄烏衝突造成全球穀物、植物油價格上漲,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創下新高,我國農業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三是農資價格持續高位運作,部分品種供應偏緊,價格漲幅較大,影響農業生產效益。

  農產品生產供應是戰勝疫情的物質基礎,科學防控疫情也是農業農村穩定發展的前提,兩者相輔相成。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出的寶貴經驗。同樣,我們有能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兩不誤”,要把春季農業生產放在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位置,落實分級分類精準防控措施,打通農業生產和流通的堵點,不能因疫情影響春耕生產和“菜籃子”產品供應。

  在生產端,尤其要注重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通過全程託管、環節託管、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等方式,幫助小農戶和受疫情影響的農戶把地種下去,確保“農時不耽誤,農田不撂荒”。各地要多措並舉擴大“菜籃子”產品生產,蔬菜主產區要合理安排熟期品種和上市茬口,大中城市周邊要積極發展速生葉菜、芽苗菜生產,增加市場供應。

  在流通端,要促進農產品尤其是“菜籃子”產品順暢流通。多管齊下搞好產銷對接,各城市要加強與“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對接,充分發揮農批市場、商超企業、電商平臺等流通主體作用,設立“菜籃子”產品轉机調運站、接駁區或分撥場,加強終端配送保障,打通蔬菜運銷“最後一公里”、配送“最後一百米”。

  各地要結合春季農業生產實際,科學精準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推動農業生產各項工作落細落地。針對可能發生的疫情或影響春耕生產的自然災害等,要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要及時響應、妥善處置,確保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進行。對於“簡單化”“一刀切”等造成貽誤農時甚至耕地撂荒的地區,應嚴肅追責問責。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