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端智庫專家: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安全島”“穩定器”

2022-04-26 15:1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形勢備受關注。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世界經濟形勢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事實證明,中國在全球經濟低迷和大通脹的背景下為全球資金提供了投資樂土,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品類豐富、品質優良的商品,有力支撐了全球經濟復蘇。

  全球投資減緩的勢頭沒有改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高淩雲認為,中國經濟目前的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從2007年開始,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就始終處於全球第一,而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反而長期落在後面。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多個國家就業率下降,消費和投資需求萎縮,儘管去年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需求進入恢復通道,但全球投資減緩的勢頭沒有改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所長郭春麗說,全球防疫政策的不統一、疫苗分配的不公平,造成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分化。同時,當前國際政治環境複雜多變尤其是地緣政治問題導致全球性大通脹,威脅全球經濟穩定增長。

  “無論是地緣政治危機還是貨幣超發導致的嚴重通脹問題,根源都在歐美國家。而遭受物價暴漲和經濟衰退風險的不僅是這些國家,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飽受輸入性通脹之苦。”郭春麗說。

  中國始終為世界經濟貢獻正能量

  “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5%。2022年,我國在遭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紮實推進分區分類的疫情防控政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國對外經濟的主要指標表現較好,表明我國對全球經濟的支撐仍然強勁。”郭春麗分析認為。

  “兩年多來,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中國始終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熱土,一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3798.7億元,同比增長25.6%,相當於2019年前5個月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她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之所以能夠有比較強勁的復蘇,最主要的原因是許多國家都採取了比較積極的防疫措施,比如中國很好地統籌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兩年,中國經濟在全球凸顯了“安全島”“避風港”“穩定器”的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強調,中國為世界經濟貢獻正能量。“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我國始終是穩定之‘錨’,對世界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李大偉認為,發達經濟體應對本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以及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承擔主要責任。他表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一系列逆全球化舉措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復蘇;疫情以來,發達經濟體抗疫不力是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重要原因。去年以來,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刺激政策過度集中于需求側,導致需求和供給的復蘇嚴重不匹配,全球經濟復蘇的同時伴隨著嚴重的供求失衡,世界經濟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度進一步上升。

  採取有力措施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在王蘊看來,世界經濟放緩既有短期突發因素衝擊的影響,也有中長期與增長有關因素轉折性變化的影響,需要全面、客觀地看待這一問題,找準癥結。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長湧指出,中國疫情防控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著眼于快速和精準,這是我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具有強傳播力的新冠病毒多次較量後得出的有效策略。

  “事實證明,中國的抗疫政策為更長時間、更大範圍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不僅能夠保障中國實現預期發展目標,而且是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有力支撐。”他分析,反觀那些“躺平”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和地區,付出慘重代價的同時,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也不強。

  “重要的是面向未來,採取有力措施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穩定增長。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才是抗擊疫情的正解,抓住和平、安全、開放、共贏等關鍵,深入實施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楊長湧說。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