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錄)疫情之下的上海港如何“轉”起來?
4月27日,上海洋山港,岸橋起重機正在裝卸貨物。 田雨昊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7日電 題:疫情之下的上海港如何“轉”起來?
記者 李純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四期自動化碼頭,“ONE WREN”號國際集裝箱船正在裝卸貨物。岸橋起重機繁忙作業,不斷將集裝箱搬上搬下。這艘貨輪于26日晚間抵達港口,預計27日晚將結束裝卸,駛離上海。
“從封控以來,整個港口從來沒有停過一天。”上海市交通委港監處副處長、市港口防疫專班辦公室綜合組組長屠偉峰表示,4月以來,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預計在10萬標準箱左右,“整個港口能夠保障所有的貨物,從上海港都可以順利裝卸和運輸”。
作為承載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重要功能的樞紐,上海港如何保障防疫、民生物資運輸暢通?中新社記者27日赴港口探訪,了解疫情之下的上海港如何“轉”起來。
4月27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卡車在等候裝載貨物。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港口運轉的基礎是防疫
在當前依舊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下,港口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周勇介紹說,早在3月15日,港口各級生產人員便從上海市各處趕回單位進行集中居住管理。疫情期間,返崗復工、堅持出勤人員超過2萬人,佔整體出勤率的70%左右,為疫情期間港口的順利運作打下基礎。
爾後,洋山港陸續召回300名符合防疫要求的居家人員,補充生產力量。目前全港共有2.5萬名職工在港區內封閉管理、一線作業,港口保持良好運轉。
在此基礎上,上海港優化作業流程,提高港口效率。疫情以來,洋山港在“水水轉机”方面進一步發力,4月的轉机比例可達全港吞吐量的65%,大大緩解道路運輸壓力。
“水上的運輸有個得天獨厚的優點,我們叫無接觸作業,”屠偉峰指了指身後正通過自動化岸橋裝卸貨物的集裝箱船,“很多船舶都是通過機器在作業,人之間接觸相對較少,防疫方面也能夠做得更好。”
4月27日,上海洋山港,岸橋起重機正在裝卸貨物。 田雨昊 攝
船舶入境即可正常靠港作業
目前,上海港船舶通行正常,港口未出現擁堵,集裝箱船舶入境後即可正常靠港作業。避免“堵船”也是上海港高效運轉的關鍵。
在國際運輸方面,得益於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的溝通協調,國際班輪公司繼續在上海港投入充足運力,確保上海外貿進出口順暢運作,保障供應鏈和國際物流暢通。
在國內運輸方面,港口採取一系列臨時措施,延長船舶運營證件的有效期;同時調整了新建船舶的審批流程,讓新船儘快得到證書、早日動起來。
在內河航運方面,上海港通過協調機制,商請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港航管理部門支援,保持內河航道暢通。
疫情期間,各地對公路、水路運輸的需求有所增加。上港集團推出“公改水”等業務,增加物流選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與太倉港的‘滬太同港化’,4月的吞吐量與上月相比上升了115%,水路運輸的作用對保通保暢功不可沒。”周勇說。
4月27日,上海洋山深水港,無人搬運車正在運送貨物。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大宗貨物運輸的重要樞紐
供應鏈的暢通在於貨物流動,港口航運則是大宗貨物運輸的重要樞紐。每艘船舶就像一條運輸線,匯聚入境口這個樞紐點上,再從這裡運至各個生產廠家、送到千家萬戶。
受疫情影響,許多集裝箱抵達碼頭後,提單文件卻因人員封控、快遞不暢而無法送達。屠偉峰說,為了保障貨物的流動,市交通委會同相關單位專門成立了“提箱專班”,統籌解決提箱難的問題。
“每天都在梳理哪些箱子到了,哪些貨有問題。統籌以後就可以把相關資訊簡化,通過電子化的方式,幫助各個廠家把到了港口的箱子儘快提出去,到生產車間中去,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去。”
此外,對於一些民生保供的重點企業,洋山港也成立了專門的對接工作組,助力復工復產。
許多企業的生產原材料需從國外進口。“國外的很多貨主也擔心,上海港是不是受到了影響,貨物運到了上海港是不是卸不下來,運不到車間。”屠偉峰也表示,為此,上海港“跨前一步”,為國內外企業預定倉庫,保障供應鏈運轉順暢。
4月27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岸橋起重機正在裝卸貨物。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港口航運終究離不開人
“港口航運的運轉最終還是離不開人的。”談及如何讓人員也運轉起來,屠偉峰表示,在上海市實行封控管理前,不少員工已提前返崗,港區辦公大樓也啟動封閉運作保障。但隨著時間推移,在崗員工也需要進行輪換,緩解長期工作的辛勞與壓力。
“很多都是兩班倒、AB角、日夜對翻地在工作,都很辛苦。”他說。
近期,上港集團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相關標準制定了“港航白名單”,陸續召回符合防疫條件的職工,輪換已在港區駐紮近一個月的員工,保障港口航運的人員與生產。
談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屠偉峰仍然提到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回流)”以及保障港口高效安全運作、航運保通保暢等。“我們要給我們的城市,給我們的市民,當然還有我們的生產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資,保障他們的供應鏈,保障我們城市的物流鏈暢通、安全、有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