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安全法實施五週年——推進法治化建設,讓網路空間更安全

2022-06-07 12:4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孔繁鑫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對保護個人資訊、治理網路詐騙、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網路實名制等方面作出規定,成為我國網路空間法治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在這部法律實施5週年之際,由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北京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天津市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光明網共同舉辦的網路安全法實施5週年座談會線上上舉行。專家學者及一線從業者深入剖析了新發展階段網路空間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探討了數字化轉型中推進網路空間安全法治化、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的方向路徑。

   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建立

  “網路安全法是一部制定難度大、技術含量高的法律,也是一部實施良好的法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認為,這部法律在制定過程中,涉及前沿科學技術、網路基礎設施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有關部門依法處理了大量網路安全相關案件,也出臺了一批配套規範性文件。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這部法律為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保障,加快了網路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在網路安全法實施之後,我國相繼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出臺《網路安全審查辦法》《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等政策文件,建立網路安全審查、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數據安全管理、個人資訊保護等一批重要制度,制定發佈300余項網路安全領域國家標準,基本構建起網路安全政策法規體系的“四梁八柱”。

  “一系列配套法規及相關實施標準的出臺,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對維護國家安全、網路主權,保護公民權利,促進數據流動應用及經濟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說。

   即將步入“新安全時代”,也面臨更多新風險

  5年來,我國網路安全產業發展邁入快車道,網路安全也不斷融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隨著數字化滲透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把網路安全升級為數字安全,建立保障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安全屏障。”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說。

  行業發展面臨新風險、新挑戰。“新的安全時代即將到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居家辦公、遠端學習推動網路環境開放、用戶角色增加、防護邊界擴張,帶來各類新安全風險;5G商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企業內外網關聯增加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風險;智慧城市、物聯網和車聯網在開啟萬物互聯的同時,城市安全越來越受重視……

  針對具體風險場景,鄔賀銓介紹,勒索病毒上升為主要威脅,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商業產業鏈;數據安全問題嚴峻,尤其去年以來,跨境數據安全問題頻發;開源代碼安全面臨隱患,很多共用代碼沒有經過安全設計和安全測試,常包含大量漏洞;雲安全風險愈演愈烈,除一系列雲原生安全攻擊事件頻發外,與雲安全相關的挖礦劫持等也開始出現。

  “網路空間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戰場,對關鍵基礎設施提出新挑戰、新課題,包括運作服務中斷、通信基礎設施癱瘓等問題。”中國移動信安中心總經理張濱強調,亟須重視我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包括應對高等級網路攻擊、大規模駭客組織威脅以及保障供應鏈安全等。

   與時俱進、補齊短板,持續推進依法治網

  與新應用、新業態伴生的新問題需要法律規範,大量空白也需要法律填補。座談會上,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王秀軍表示,網路安全法治體系建設需要全行業、全社會共同推進。

  在江必新看來,要從理念精神原則、法律調整對象、問題與制度對應、法律規範要素等方面進行體系化建構;通過樹立善意實施和誠信實施的理念、建構實施規則、設置基本的網際網路法律底線、綜合運用立改廢等手段,讓網路安全法在實施中與時俱進、揚長避短。

  此外,還要處理好法律之間的協調性。汪玉凱認為,在推進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中,要協調好網路安全法與配套規制的銜接,整合網路安全法的配套規制,防止政出多門,強化法理依據;還要加快彌補短板,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為網路安全提供基礎性保障。

  在完善配套法規政策方面,張新寶建議,要對數據及個人資訊出境,以及企業境外上市等領域加強執法監管;加強相關基礎領域研究;加強網路資訊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的法治教育。

  “要依照網路安全法,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構建世界領先、自立自強、安全可信的網路安全產業生態體系;積極構建網路空間安全防護體系,發展基於可信和支撐並行的,動態、實時、全方位的網路安全主動免疫能力;積極參與網路空間國際治理,加強網路空間國際合作,建立國家主權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說。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