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喜迎二十大)
塔機高聳,管廊蜿蜒,近8000名工人夜以繼日焊接管道、安裝設備……在廣東茂名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東華能源(茂名)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大家都鉚足了勁,力爭10月聯動試車。”這段時間,安裝工程師林進雄每天都在項目建設現場忙碌著,嚴把施工品質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做好本職工作,為建設高品質海洋產業項目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行走在廣東沿海地區,這樣的火熱建設場景隨處可見。從汕頭南澳到揭陽神泉,從陽江沙扒到湛江徐聞,海洋工程裝備、海上風電等千億級海洋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在茂名、湛江東海島、廣州、惠州大亞灣等地,五大煉化一體化基地擴產增效。在喜迎黨的二十大的熱烈氛圍中,廣東沿海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貢獻力量。
9月6日,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舉行全面建設暨首套裝置投產儀式。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不僅是巴斯夫,今年以來,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等超百億美元重大臨港產業項目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助力廣東世界級沿海石化產業帶成形成勢。
在汕頭市南澳縣南部海域勒門列島附近,萬頃碧波之上,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35台7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迎風矗立。今年年底前,大唐汕頭35.2萬千瓦擴建項目將會開工,進一步壯大廣東海上風電規模。廣東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介紹,2021年廣東海上風電新增投資超700億元,新增海上風電接入總量佔全國近1/3。
喜迎黨的二十大,,成為引領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壯大的有力支撐。
9月初,廣東省今年首次近海海底基礎數據調查年度任務順利完成。出任務的除了17艘有人作業船,還有珠海雲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5艘無人船。“我們已獲得授權專利390多項,攻克了無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協同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珠海雲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實驗室+科普基地+協同創新中心+企業聯盟”的海洋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建有省級以上涉海研發平臺超過140個,覆蓋海洋生物技術、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藥物、海洋環境等領域。
前不久發佈的《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廣東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9941億元,同比增長12.6%,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2.1%,連續27年居全國首位。按照《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將著力構建和完善海洋產業生態鏈,打造5個千億元級以上的海洋產業集群;培育海洋高端產業集聚、海洋科技創新引領等4類示範區,從海洋產業、科技創新、區域協同、生態發展等方面引領海洋經濟綠色高效發展。
“要深刻認識廣東作為海洋大省的職責和使命,切實把海洋作為高品質發展的戰略要地,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東省委相關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