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獲新進展
【天聞頻道】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基於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實驗室分析結果,並結合遙感探測數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春來、劉建軍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將月球返回樣品的實驗室光譜、X射線衍射和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與以往獲取的月球樣品進行對比,證明嫦娥五號月壤的光譜特徵主要是由其富含的富鐵高鈣輝石引起的,而非此前遙感探測推斷的橄欖石富集。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于《自然·通訊》雜誌。
“我們的研究解答了過去對月球晚期玄武岩遙感光譜解譯的疑惑,糾正了月球晚期玄武岩獨特遙感光譜特徵的物質成分解譯結果。”李春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基於以往地基望遠鏡和月球軌道器遙感光譜數據,研究學者曾經普遍認為,月球正面西部晚期月海玄武岩覆蓋的區域富含橄欖石。這種富含橄欖石的礦物學特徵是理解月球晚期玄武岩成因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於缺乏實際樣品,這一推論的正確性一直無法得到證實。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的月球樣品,為解答這一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由於富鐵高鈣輝石晶體結構的特點,其在光譜特徵上與月球上常見的橄欖石光譜相近,加之國外歷次月海採樣任務鮮有以富鐵高鈣輝石為主的月球樣品,導致了月球晚期玄武岩獨特的遙感光譜特徵常常被錯誤地解譯為橄欖石富集所致。”李春來說。
研究團隊的進一步分析顯示,月表其他被認為是晚期玄武岩覆蓋的區域與嫦娥五號著陸區有著相似的光譜學和地球化學特徵。這說明,它們可能具有與嫦娥五號樣品相似的岩石礦物學組成,都應是以富鐵的高鈣輝石為主。
李春來表示,這項研究對回答月球晚期玄武岩物質組成的問題,深化對月球熱演化歷史,特別是月球晚期火山活動特點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