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歐洲抓緊應對美關稅政策風險

2025-02-20 19:5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圖①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廈一角。  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攝

  圖②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參觀者排隊進入歐盟委員會總部大廈。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國外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特朗普表示,“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徵收‘對等關稅’,這意味著無論其他國家向美國徵收多少關稅,我們也將向他們徵收相同的關稅,不多不少”。

  該備忘錄說,美國的政策是要“減少龐大且持續的商品貿易逆差”,並解決與外國貿易夥伴之間“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貿易問題”。備忘錄並未就“對等關稅”徵收時間進行具體說明。

  歐盟、德國等美國盟友對此表示反對,認為上述關稅措施將破壞多邊貿易體制,阻礙世界經濟發展,美國及其貿易夥伴都將因此遭受巨大損失。

  歐盟委員會稱將採取措施保護歐盟經濟利益,但具體措施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更加明朗之前不會明確。歐委會首席發言人葆拉·皮尼奧表示,提高關稅以匹配其他國家的關稅政策不合理,歐委會將採取措施維護歐盟經濟利益,保護歐洲企業、工人和消費者不受不合理關稅侵害。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此前已表達了對美國加徵鋼鐵和鋁進口關稅的遺憾,並承諾採取反制措施。她強調歐盟將對任何不公平或任意對歐盟商品徵收關稅的貿易夥伴作出“堅決且迅速”的回應。馮德萊恩表示,27個歐盟成員國將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美政府的關稅威脅,這不僅是為了保護歐盟的經濟利益,也是為了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展現一致立場。

  上周,歐盟27個成員國負責貿易事務的部長召開視頻會議,商討應對美國關稅的措施。他們普遍認為,談判是最佳選擇,可通過談判在美國關稅措施正式實施前達成“停戰”協議。歐盟稱已準備好與美政府討論可能的妥協方案,包括進口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降低美國汽車進口關稅或增加國防開支以進口更多美國軍火產品等。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表示:“我們可以在成本增加和關稅升級之前嘗試達成協定。”他表示歐盟願意將其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從當前的10%,降至與美國持平的2.5%,從而避免貿易摩擦升級。

  歐盟方面也尋求與美國對話,希望借此主動緩和緊張局勢、避免與美國爆發全面貿易戰。據悉,馮德萊恩辦公室主任塞伯特近日曾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政府核心圈子就關稅問題舉行“秘密會談”。對此葆拉·皮尼奧表示,相關會晤是“與美國新政府持續接觸的一部分”,參加會面的美方官員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的成員。此外,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也于2月17日前往華盛頓與美方展開會談,以應對一觸即發的美歐貿易戰。他此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出,歐盟願意就貿易逆差、汽車、大豆、液化天然氣等一切可在談判桌上解決的問題與美方展開討論,並將繼續致力於建設性對話,隨時準備進行談判,努力找到解決方案。

  歐盟也通過強化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來化解來自美國的單邊壓力。去年12月,儘管遭到部分成員國反對,歐盟依然與南方共同市場達成自貿協定,以期對衝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實現貿易關係多元化。本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造訪布魯塞爾,歐加雙方同意加強貿易和投資往來。

  另外,歐盟對談判留有後手,一旦談判無果,歐盟仍可能通過加徵報復性關稅、動用反脅迫工具,以及加強對美科技巨頭的監管等措施進行反制。貝恩德·朗格表示,歐盟可以與美國就“對等關稅”政策進行談判,但不會放棄其在稅收和數字平臺等領域的監管權力。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表示,如果美國實施新的關稅政策,歐盟將在一小時內採取反擊措施。他提到歐盟已經準備了一份“殘酷清單”,對美國可能徵收關稅的產品清單進行反制。朔爾茨表示,歐盟是一個強大的經濟區,有能力用關稅政策回應美國的關稅政策。朔爾茨還提到,歐盟仍在等待美國關於新關稅的正式通知,但任何不合理關稅政策都將受到反制。

  被譽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年衰退。今年1月,德國政府將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1%下調至0.3%。美國的關稅措施可能導致德國出口下降,進一步衝擊德國經濟。目前德國政府對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表現出高度警惕。德國央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約阿希姆·納格爾2月17日在法蘭克福參加一場財經活動時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將給德國經濟增長帶來“重大風險”。德國是出口導向型國家,美國政策轉變將令德國經濟遭受巨大損失。納格爾援引德國央行預測指出,若德國陷入對美貿易戰,將導致德國2027年經濟產出增速比預期低1.5個百分點。納格爾說,在此情境下,“通貨膨脹率也可能被推高,儘管程度尚不確定”。

  德國總理候選人、基民盟主席默茨表示,對於美國新關稅不應反徵報復性關稅,而應積極尋求與美國就自貿協定展開新的談判,避免關稅風險螺旋式上升。德國財政部長庫基斯表示,應將關稅視為談判的開始,而不是結束,表明德國在策略上保持靈活性。據悉,未來德國將尋求最大程度保護自身經濟利益,並將與歐盟及成員國協調統一行動。

  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明顯抑制其自身經濟。專家表示,保護主義措施帶來的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原材料和半成品價格增高,將抵消關稅為美國產品帶來的競爭優勢,此外,關稅措施可能使美國通脹率進一步走高。納格爾表示,保護主義將給所有相關國家造成損害,“推行保護主義沒有贏家”。 (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陳希蒙)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