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際銳評丨這一重磅方案給了外資更多“深耕中國”機遇

2025-02-21 10:0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從這份方案中能夠看出中國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的決心,相信也將為促進中日深化經濟合作起到積極意義。”在中國官方19日發佈《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後,日本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這樣評價。美國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特斯拉更加堅定了深耕中國的決心”。法國迪卡儂公司中國公共事務總監趙潔稱,“方案為我們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分析人士認為,這份含金量高的方案釋放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體現出與外資互利共贏的誠意與信心。

  多年來,外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貢獻者和獲益者。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23.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0.6萬億元人民幣。通過吸引外資,中國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了經濟發展。而外資也分享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豐厚收益。2024年,中國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利潤率,要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高出1.2個百分點。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全球跨境直接投資環境惡化。而中國致力於以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外開放的大門正越開越大。這份穩外資方案的推出,不僅有利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也將為外資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與穩定的發展空間,幫助它們有效規避風險挑戰,從而實現在華共同發展。

  從具體內容看,可以說“幹貨滿滿”。在去年的“外資24條”等政策基礎上,方案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準、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等4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呂越看來,方案既全面又重點突出、講求實效,其中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鼓勵跨國公司投資設立投資性公司等新提法,豐富了外企投資形式,切實保障它們在華發展。

  對外企來說,方案中的“加減法”讓它們的市場機會更多了。從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到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要求,再到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這些舉措將為外企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英國赫力昂(中國)副總裁傅悅告訴《國際銳評》,中國是他們的一大“必贏市場”,“方案中的開放舉措為我們優化產品組合提供了新方向,助力我們進一步融入中國的醫療服務生態圈”。

  另外,方案提出優化外商投資結構,並點出畜牧業、高技術行業、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這契合了中國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市場需求多元化等高品質發展趨勢,明晰了外資在華投資重點。日本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稱,中國強大的創新能力、充足的研發人才,都持續對跨國公司產生吸引力。

  

  不僅如此,外企投資的形式也更豐富了。方案提出,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便利外國投資者在華實施並購投資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認為,這些舉措代表了中國從生產經營領域到金融領域的全方位開放。以股權投資為例。方案引導更多優質外資投資中國的上市公司,這和以往的中外合資企業有所不同。以往的合資以直接生產經營為主要目標,而現在是引入國外資本參與收益分配、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這體現了外企對中國市場的信任,也有助於它們充分獲取中國的市場資源、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除此之外,外企在華經營也更便利了,這不僅利當前,更利長遠。比如,方案提出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這一新舉措拓展了外企的資金來源,大大方便了它們融資。近年來,外企紛紛在華設立總部型機構,這對融資規模和便利性都有很高要求。解決了資金“血液”這一難題,將對外資在華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還有利於它們的全球佈局。

  基於中國引資的誠意與力度,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近70%消費行業企業預計今年增加在華投資。中國英國商會報告顯示,76%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當前投資水準或增加投資。中國日本商會日前發佈會員企業營商環境季度調查報告,64%的日企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較上期增加5個百分點;58%的日企表示今年將增加或保持對華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明確要求,各項政策措施將於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這是中國對外資企業的一個積極回應。從長遠看,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趨勢和支撐條件不會改變。隨著持續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相關部署,隨著出臺更多穩外資“組合拳”,外企將在中國遇見更多的可能性,發現更多“深耕中國”的機遇。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