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3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一場會見,匯聚世界目光。
習近平主席與40余位外資企業全球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商協會代表齊聚一堂。習主席高度評價外資企業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再次表達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同外資企業合作共贏的堅定信心。
他指出:“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如何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外資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習近平主席從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時政微觀察》為你解讀。
進一步擴大開放
去年3月,同樣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強調“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這次在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習主席進一步指出,今年,我們將擴大一些方面開放試點,還將加快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同時,我們將著力破解市場準入中“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具體問題,讓外資企業在我們已經開放的領域“既準入又準營”。
△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做好外資市場準入“減法”,就是在穩外資上做“加法”,釋放出中國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清晰信號。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就是生動例證。清單從最早190項縮減到現在的全國版29項和自貿試驗區版27項,製造業領域已實現“清零”。
這個春天,多位知名跨國企業掌門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紛至遝來,都將中國作為全球佈局的重心、開放合作的夥伴。
3月23日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包括80余位跨國企業高管在內的海內外嘉賓齊聚北京,共同探尋全球經濟穩定增長路徑。這是今年全國兩會後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新高。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開幕。不少嘉賓提前抵達,談合作,感受中國發展活力。
距離北京2000多公里的海南博鰲,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與會嘉賓圍繞“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這一主題,深入探討當前亞洲和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和緊迫問題,積極探尋解決方案,堅定團結合作、戰勝困難、開創未來的信心。
面對經濟全球化逆風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影響,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跨國企業投資中國,具體投什麼、怎麼投?帶著一張中國地圖,總臺央視記者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找到了答案。
“我能圈整個地圖嗎?對我們來說,機遇就是進入所有中國城市。”
“我們需要冰雪路面來做汽車冬測,所以我們就必須在東北佈局;在重慶、無錫、蘇州太倉等很多地區,我們都拓展新業務。”
從標注的地圖來看,東部地區一如既往很受外資歡迎。同時,中西部特別是成渝地區,另外還有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在於人口規模帶來的消費潛力,也在於創新生態的蓬勃活力。在中國大市場的發展舞臺上,各類企業公平競爭,拼產品品質、抓前沿技術、優經營管理……良性競爭行為、良好市場氛圍,有利於企業創新進取、交流互鑒,實現要素優化配置、行業高品質發展。
△參加會見的國際工商界代表
在會見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一貫認為,對於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理應保障其國民待遇,做到法律適用上一致、地位待遇上平等。我們將保證外資企業依法公平獲得生產要素,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著力整治一些領域的“內卷式”競爭,保障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的產品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
2025年以來,外資不斷用行動為中國投下“信心票”:德國蔡司宣佈將在上海購地自建大中華區總部綜合園區,義大利百旺集團亞洲區總部暨新工廠在蘇州高新區開業,日本豐田汽車將在華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廣闊的市場前景,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到中國去”成為越來越多外商與外資企業的共識。
加強服務保障
得益於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的政策實施,“China Travel(中國遊)”成為很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碼。智慧高鐵、刷臉支付、無人機送外賣……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旅行。隨著免簽政策的不斷優化,更多外國人來華經商、工作、學習、生活,推動了經貿、人文合作,促進各類要素跨國流動。
以改革的辦法為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展現出中國敞開懷抱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多次要求,要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為來華貿易投資盡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這次會見,傳遞出中國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加強對外資企業服務保障的強烈信號。在會見中,習主席一一列舉:中國商務部每月召開一次外資企業圓桌會議,聽取企業訴求,幫助排憂解難;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開展服務外資企業專項行動,“一對一”走訪重點外資企業,推動解決實際問題。
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熱情的中國,必將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吹滅別人的燈,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最終只會把自己的路堵住。”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努力為外資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真誠的開放決心、明確的政策取向、不斷改善的市場預期,這都是穩外資和吸引外資最靠得住的堅實保障。
△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正如中國古語所講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體現的就是互利共贏。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
一個個合作共贏的新故事正在中國這片生機盎然的大地上精彩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