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任務,重磅官宣!看點速覽→
今天上午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召開,通報此次任務有關情況。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瞄準北京時間4月24日17時17分發射,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傑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
本次任務有哪些重磅看點?
一文速覽↓
01
神二十任務,重磅官宣!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
其中2人“首飛”太空
神舟二十號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傑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航太員陳冬執行過神舟十一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時隔兩年再次擔任指令長。陳中瑞和王傑均來自於我國第三批航太員,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其中,陳中瑞入選前是空軍飛行員;王傑入選前是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工程師。
目前,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神舟二十號航太員乘組將於中國航太日當天出征太空。(3名航太員簡歷>>)
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
神二十任務清單發佈
此次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5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太工程第35次飛行任務。任務主要目的是:
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
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實施航太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
進行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
開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以及空間搭載試驗,持續發揮空間站綜合應用效益。
渦蟲首上太空
神二十乘組將開展3項生命科學實驗
本次任務將以斑馬魚、渦蟲和鏈黴菌作為研究對象,開展3項生命科學實驗。
目前,正在按計劃有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已在軌實施了200余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並於去年底首次公開發佈了《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報告》,獲取的科學成果後續將會定期進行發佈。
神舟二十號乘組在軌期間,除了上述3項生物實驗外,還將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新技術等領域,持續開展59項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有望在血管化腦類器官晶片培養、軟物質非平衡動力學、高溫超導材料空間製備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詳情>>)
神二十航太員乘組
計劃于10月下旬返回
按計劃,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6.5小時後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艙組合體。
在軌駐留期間,神舟二十號航太員乘組將迎來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來訪,計劃於今年10月下旬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十九號航太員乘組在與神舟二十號航太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後,計劃于本月29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儀式感×3
神二十發射日很有意義!
此次任務中,選擇4月24日為發射窗口,空間站的調相控制次數最少且均為升軌控制,同時也滿足載人飛船在軌能源約束等條件,可以說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4月24日發射是在滿足各類約束條件的基礎上方案最優的發射窗口。
值得關注的是,窗口時間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太日”,給這次任務增添了新的承載和特殊意義。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這裡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偉大征程。
55年後,在喜慶第十個“中國航太日”之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將從這裡奔赴“天宮”,跑好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接力賽”。(詳情>>)
02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
亮相!神二十乘組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
4月23日,神舟二十號乘組3名航太員陳冬、陳中瑞、王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
“一回生二回熟,但我是第三次上天了!”
航太員陳冬即將開啟第三次飛天之旅,他表示,每一次太空之旅都獨一無二,期待通過飛行收穫更多經驗,收穫更多突破。“都說一回生,二回熟,我這是第三次。我們會帶著祖國和人民的祝福,帶著堅決完成任務的決心,帶著對再次進入太空的渴望,帶著隊友和地麵糰隊的支援,再次拜訪太空之家,向著浩瀚宇宙前進!”
陳冬介紹,神二十航太員乘組經過長時間的組隊訓練,彼此默契十足。“團隊既展示出飛行員精準的操控能力和敏捷的思維,又展示出工程師嚴謹的態度和紮實的理論功底。我們三人勤奮、堅韌、細緻、團結,合,三頭六臂,群策群力;分,各司其職,獨當一面。我們對圓滿完成任務充滿必勝的信心!”
“我想飛得再高一些,衝出大氣層!”
神二十航太員陳中瑞即將首飛太空。陳中瑞曾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他說自己守護祖國藍天時,便懷揣著太空夢,“我想著能飛得高一些、再高一些,衝出大氣層,去領略浩瀚的太空。”如今,即將實現飛天夢想,他說表示自己幸運又幸福:“生逢新時代,我是幸運的;能夠將個人夢和中國夢、航太夢緊密相連,我也是幸福的。”期待,加油!
“每個人有夢可追、追則必成!”
神二十航太員王傑,是首個執行飛天任務的內蒙古籍航太員。他說:“2003年,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我的家鄉內蒙古順利著陸。自此,我對航太產生了憧憬。上大學時我選擇了航太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航太科技工作者,後來又幸運地成為航太員。為了能夠早日飛天圓夢,訓練的每一天我都不敢放鬆,考試的每一分都不敢放過。如今,我終於即將迎來自己的首飛。感謝新時代,讓我們每個人有夢可追、追則必成!”
03
中國載人航太“進度條”刷新中
期待看到他們的身影!
第四批航太員正有序開展訓練
第四批航太員自2024年8月入隊以來,按計劃開展了航太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心理、航太環境適應性等多項訓練和部分專項訓練。
根據訓練安排及前期經驗,不同類型航太員從入選至執行飛行任務的時間有所不同。目前正在按照既定計劃有序組織開展第四批航太員的訓練,在取得飛行資質後,他們將被納入飛行乘組的候選範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在飛行乘組中陸續看到他們的身影。
港澳航太員
預計最早2026年“首飛”
港澳航太員入隊後很快適應了工作和生活環境,迅速融入航太員隊伍,訓練勤奮刻苦,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目前正在開展航太專業技術相關學習和訓練。
港澳航太員作為載荷專家,預計最早將在2026年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望宇登月服、探索載人月球車等
正開展初樣研製試驗工作
目前,載人登月任務各項研製工作總體進展順利,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載人月球車等正在按計劃開展初樣研製試驗工作,月球遙感衛星已完成立項和競爭擇優,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等地面系統研製建設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隨著初樣研製工作的深入,各系統主要大型試驗和跨系統試驗正在穩步推進。
中方為巴基斯坦
選拔訓練2名航太員
今年2月底中巴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以後,目前正在開展巴基斯坦航太員的選拔工作,與中國航太員選拔一樣,這項工作分為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其中,初選工作在巴基斯坦實施,復選和定選工作在中國實施,最終將選拔出2名巴基斯坦航太員來華參加訓練。
根據中國空間站的飛行任務規劃與合作實際進展,1名巴基斯坦航太員將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參加1次聯合飛行,在軌期間除了完成乘組的日常工作外,還將承擔巴方科學實驗的操作工作。
我國已實施20次航太員出艙活動
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截至目前,我國已順利實施了20次航太員出艙活動,任務可以分成4類:
驗證相關技術,包括艙外航太服、氣閘艙、機械臂輔助操作和天地協同支援等出艙活動關鍵技術。
開展艙外組裝,完成了艙外擴展泵組、艙外載荷暴露平臺支撐桿、艙外全景相機支架等安裝,以及跨艙線纜接通等工作,實現了空間站完整的設計功能。
實施艙外維修,針對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太陽翼電纜因空間碎片撞擊導致的損傷,通過航太員2次出艙活動,完成了我國首次艙外維修,消除了撞擊對太陽翼的影響,恢復了發電能力。
進行主動防護,為確保空間站的長期安全可靠運作,針對日趨嚴重的碎片撞擊問題,我們深入開展舉一反三,從被動維修到主動防護,多次出艙進行巡檢,實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空間站的空間碎片應對能力。
我國出艙活動技術日益成熟,能力和水準不斷提高,可以說目前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