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鐘聲)
在剛剛結束的第137屆廣交會上,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萬名境外採購商參會,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同比增長3%,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彰顯中國在擴大高水準開放中與各方共用廣闊發展機遇。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難能可貴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不是要和誰比較,更非權宜之計。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一以貫之的選擇,也是中國面向未來發展自己、惠及世界的光明大道。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被各方視為“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
中國的高水準對外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積極擴大進口,是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中國不追求貿易順差,主動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2024年,中國進口總額為18.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旨在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堅定支援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從積極搭建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等國際合作平臺,到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再到給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國始終以開放姿態為各國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發展機遇,致力於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打造成為世界共用大市場,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中國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決心不會變,這是中國的鮮明態度,也是中國的紮實行動。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603家,同比增長4.3%。中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最早的190項縮減到現在的全國版29項和自貿試驗區版27項,製造業領域已實現“清零”。印發《關於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中國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表示,中國以開放的精神讓全球企業相互連接、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構建更加繁榮、互聯的全球經濟。
正是中方不斷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拓展了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空間。2023年,美國在華新設投資企業1920家,實際投資金額33.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2.0%。中美經貿合作為美國企業創造了大量商機和利潤。例如,特斯拉在中國銷量持續增長,2024年銷量超過65.7萬輛,同比增長8.8%,創下歷史最高水準。中方自主開放政策惠及包括美資在內的各國金融機構,10余家美資保險公司在華設有分公司,高盛、運通、美國銀行、美國大都會人壽等美國金融機構均在華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收益,貝萊德、富達、路博邁、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聯博等獲批設立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
有美國政客提出“希望看到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開放,這符合美中兩國的共同利益”。事實是,中方多次重申,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通過加強外商投資立法,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希望美方對赴華投資美企不要人為設卡,以“國家安全”“美國優先”等為名,一邊要求他國開放市場,一邊不斷加碼貿易保護措施,擾亂全球產供鏈,損害多邊貿易體制。互利合作才有利於中美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期待。
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封閉只會導致落後。從改革開放中一路走來的中國深知這一道理,因此始終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與各國共用發展機遇。這是中國的莊嚴承諾,也是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擔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