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美關稅政策將本國消費者拖入“寅吃卯糧”的經濟怪圈
中國日報網7月4日電 自今年美國政府發動全球貿易戰後,不少美國人搶購汽車、電子產品等大件商品,試圖趕在關稅可能引發的漲價前完成採購。這波“購物潮”源於美國民眾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讓不少人背上了新債,凸顯出關稅政策的連鎖反應。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62歲的加州退休人員琳達·威爾伯恩原計劃明年購入一輛二手車,但因擔心關稅推高價格,四月份就提前買了車。由於要開車帶孩子去看病,她認為這是必要開銷。如今,她每月要從1600美元的社保金中拿出607美元來還車貸,生活愈發捉襟見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這類現象並非個例。三月份由於消費者購車量上升,美國零售額大幅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針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分別於四月和五月生效所推動的。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此後零售額已有所減弱,五月份下降了0.9%,為兩年來最大單月降幅。同期美聯儲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家庭債務達到18.2萬億美元,創2004年以來新高,拖欠率也有所上升。
對於像威爾伯恩這樣的家庭來說,春季的瘋狂消費是對抗不確定性的“豪賭”,可能需要多年的精打細算來償還債務。如今背負新債的美國人正縮減消費,尤其是餐飲、旅行等非必需支出。美國金融服務網站銀率網(Bankrate)的調查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計劃減少此類消費,高於去年的49%。商務部數據也印證了這一情況,五月份餐館和酒吧的零售支出下降了0.9%,這是自二月以來的首次月度下降,也是自2023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報道截圖
28歲的護士安妮卡·惠洛克一家為避免關稅帶來的價格衝擊,通過貸款和房屋凈值信用額度提前消費了13.7萬美元,用於購車、家電和房屋修繕。因丈夫即將返校、退休金縮水,家庭已入不敷出。信用卡瑪(CreditKarma)的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因關稅而改變了消費行為,18%提前進行大額採購。即便提前囤貨,關稅推高的通脹仍會波及所有人,參與春季消費熱潮的消費者在經濟上會更加脆弱。
洛杉磯攝影師亨利·圖阿松為應對關稅,花費近5萬美元購置了電子產品和汽車。如今終日擔心家庭遭遇經濟變故。7月1日美國勞工部報告顯示,五月職位空缺增至770萬,但初級崗位招聘減少,特朗普政府混亂的貿易政策已導致部分企業決策停滯。文章指出,若更多的美國人發現自己失業或面臨任何經濟困難,這將進一步導致消費支出的縮減。
眼下,華爾街和政策制定者正密切關注家庭趕在加稅前集中消費後,支出是否會大幅下滑。富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傑伊·布賴森則明確表示,隨著關稅生效推高價格,民眾實際收入和購買力將受衝擊,消費支出放緩不可避免。
(編譯:馬芮 編輯:高琳琳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