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響中國】5.3%:說明瞭什麼?

2025-07-16 16:22: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7月15日,在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中,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增速高於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進出口增長2.9%,其中出口增長7.2%。這表明,中國經濟頂住了下行壓力,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中國經濟平穩運作的同時,“進”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新”的動能逐步累積。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內需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快於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3.1個百分點,1-5月份規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接近10%;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增長超過30%,鋰電池增長達53.3%。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單充分說明,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充足的韌性活力。

  為什麼中國經濟能夠無懼困難挑戰始終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際經貿秩序遭受重創,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特別是進入4月份,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不少人擔心中國經濟會承壓緩行或下行。面對複雜局面,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明確指出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圍繞穩就業穩經濟果斷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關鍵時刻為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下做好經濟工作、穩住經濟大盤指明瞭根本方向。

  近段時間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密集推出所有政策舉措,有力促進了需求擴大、生產增長、預期改善、活力釋放,對衝了外部不利影響,對經濟平穩運作形成了有力支撐。正是由於中國宏觀政策落地顯效等因素,近期一些國際投行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紛紛上調我國經濟預測,看多買多中國。實踐再次深刻證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黨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策部署,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當前外部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運作的基礎還需要加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面臨的困難挑戰還不少、任務還很重。我們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強化政策謀劃實施,加強工作協同配合,推動經濟持續向新向好。要把做強國內大迴圈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以國內大迴圈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衝國際迴圈的不確定性。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加快補上消費不足的短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準。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與世界共用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編輯:李民聖)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