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跑出共贏加速度(觀象臺)

2025-07-16 17:4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歐班列不僅溝通中國製造與全球市場,也連接世界製造與中國市場,中國與世界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前不久,中歐班列開行再傳好消息:截至6月10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含回程),發送貨值超4500億美元,“鋼鐵駝隊”汽笛聲響徹亞歐大陸。

  作為中國率先倡議、牽頭推出的國際公共產品,中歐班列何以廣受歡迎?

  實用是根本。價格是航空的1/5、時間是海運的1/4、受自然環境影響小、運輸穩定性高、創新開行全程時刻表班列……“更快的速度、更優的價格”,這是中歐班列在國際物流市場站穩腳跟的根本。

  好用是關鍵。95306“數字口岸”系統將通關時間壓縮至30分鐘內,遍佈17個國家的131個還箱堆場方便客戶還箱,提供全程保險、貨物資訊追蹤、電子施封鎖、物聯網集裝箱等特色服務……不斷升級軟硬體,提升客戶體驗,中歐班列以好服務鍛造競爭力。

  共贏是核心。當前,中國境內已有128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通達26個歐洲國家229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這其中涉及多種鐵路運輸規則對接、多次口岸通關。要想實現互聯互通,離不開沿線各國家的支援,要想贏得支援,得靠互利共贏。

  共贏,贏在雙向流通。曾經,中歐班列重車去、空車回;如今,中歐班列去回程開行基本均衡、綜合重箱率基本穩定在100%。以中歐班列(西安)為例,2024年回程班列佔總開行量的54%,今年一季度更是升至60%。

  共贏,贏在全新機遇。哈薩克,因中歐班列有了直通太平洋的出海口,糧食出口更加便利;波蘭,蘋果種植歷史悠久,中歐班列讓波蘭蘋果只需14天便能運抵中國,更好打開中國市場;德國杜伊斯堡港,因中歐班列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

  當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歐洲,當哈薩克麵粉走進中國家庭,當德國精密機床助力中國智造,中歐班列不僅溝通中國製造與全球市場,也連接世界製造與中國市場,中國與世界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這,正是中國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從新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施行,製造業領域“清零”,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3週年,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中國—馬爾地夫自貿協定先後生效……今日的中國,堅定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如今,我們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摒棄“掰手腕”,堅定“手拉手”,堅持開放合作,中國與世界共同受益、共同繁榮、持久發展。

  “鋼鐵駝隊”馳騁萬里,見證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交融;中歐班列馳而不息,合作共贏源遠流長……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