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受調查者不認可“拜金女”
近年來,曾被稱為“天之驕子”、“社會棟樑”的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急速下降,有人甚至偏激地說這是“垮掉的一代”。那麼,大學生在接受調查時是如何“答題”的呢?
調查問卷第七題問的是:在一期相親節目中,一位愛好騎自行車且無業的男嘉賓問女嘉賓:“你願意經常陪我一起騎單車(自行車)嗎?”女嘉賓回答說:“我還是坐在寶馬利哭吧。”這句話(因被指拜金)曾引起一片譁然,你對女嘉賓的態度有何看法?
對此,7.5%的同學選擇了非常贊同,8.75%選擇了基本贊同,58%選擇了不贊同,25.75%選擇了厭惡。
大學生擇偶個人品質排第一
在電視相親節目中,流浪藝人之類的男嘉賓屢遭女嘉賓拒絕,對此63%的人表示,對於一些工作不穩定,風險較高,工資不理想的人,在尋求另一半時歷來受到很大的壓力,通過相親節目也使大學生開始深思自己的擇偶觀。
而在第十三題“你是以什麼標準擇偶的(可多選,按重要性排序)”時,62.5%的同學選擇了相貌,47.5%選擇了家庭成員狀況,58.5%選擇了收入水準,30%選擇了社會地位,59.5%選擇了受教育程度,高達90.5%的同學選擇了個人品質,性格,此外,還有人在其他項補充了愛情。可見,大學生在擇偶時對於對方的個人品質還是相當注重的。在排序時,個人品質也大多被排在了第一位。與嘉賓的擇偶相比,大學生更認為嘉賓們純粹是以相貌等外在物質條件為主,而自己雖也注意外在條件,但更注重內在品質的要求。
88.5%的人認為不會受相親節目影響
第十六題中問:“節目中女嘉賓大炒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價值觀的行為會影響你價值觀的判斷嗎?”對此,受調查的大學生中11.5%認為會有影響,88.5%的人認為不會有影響。認為不會有影響的大部分人中,不乏對自己抵制力充分估計的人。
在這一調研項目中擔任指導工作,同時也是南師大公管院研究生輔導員的顧永紅老師表示,關於徵婚節目對大學生的影響,並不能一概而論,她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個性比較突出,徵婚節目對他們的影響與學生自身的某些特質有關,已有的價值觀會左右他們對節目的看法。"有些學生容易隨大流,而另一些原則性很強的同學如果認為這個節目不好,那節目宣揚的任何觀點他們都會比較排斥。"
對於這一問題,南師大09級輔導員張良老師表示,大學生的價值觀雖已基本成型,但畢竟涉世未深,價值觀容易受傳媒影響。中國高校一直缺乏對大學生婚戀觀的教育,更讓熒屏相親有了可乘之機。學校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更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思想、知識,讓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會通過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讓枯燥的思想教育變得生動,更貼合同學們的需要。主流媒體更該規範自我行為,製作符合大學生生活的特色節目,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習生 張子凡 記者 鄭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