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吉林大災之年奪取糧食大豐收 總產比上年凈增百億斤

時間:2010-12-16 14:10   來源:新華網

  春季低溫播種遲,夏季多雨洪災生,吉林省今年的糧食生產讓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在政策落實、專家指導、科技推廣等措施的帶動下,吉林省大災之年奪得了特大豐收,糧食總產比去年凈增100億斤。

  據吉林省農委主任任克軍介紹,今年全省遭遇了極為嚴重自然災害的挑戰,先後克服和戰勝了春季低溫多雨、初夏嚴重乾旱和伏後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但糧食主產區後期氣候條件有利,雨量充沛,積溫較高,霜期適宜,全省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最高水準。據有關部門初步分析,全省商品糧將達510億斤以上,其中玉米410億斤,稻穀70億斤,大豆和雜糧30億斤。尤其可喜的是糧食品質明顯好于歷年。”他說。

  任克軍告訴記者,吉林省糧食豐收意義重大。他說:“吉林是個農業大省,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無論是糧食總產、糧食的商品率和每人平均佔有量,特別是糧食單產的水準都位居全國的前列。到目前為止吉林省是全國唯一每人平均佔有一噸糧的省份,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蓄水池’的重要作用。”

  在吉林省西部“十年九旱”的白城市,今年糧食生產也獲得歷史最高產量,白城市農委主任宮啟寬說起來有點“幸災樂禍”。他說:“吉林省中東部地區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洪水,而我們這裡卻風調雨順,儘管雨水不是很多,但有效降雨和時空分佈非常及時,今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了70億斤左右,比去年增產近20億斤。”

  秋冬時節,記者走遍了吉林省中部所有的產糧大縣,各地的農業幹部和種糧農民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榆樹、農安、德惠、九台、公主嶺、梨樹……大家都樂呵呵地報上了一組組數字。他們都認為,之所以取得這樣的豐收年,儘管“天幫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國家惠農政策的長久支援和落實到位,調動了廣大農民和地方政府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穩定的目標,切實強化農業基礎,使大災之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榆樹市自2004年開始已經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標兵,今年的糧食產量又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市委書記李國強說:“市政府從財政資金中拿出280萬元作為獎勵資金,調動各級幹部抓好糧食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還把糧食產業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實施,從物資準備到除茬整地,到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再到薄弱戶幫扶,形成了一整套抓糧食生產的長效工作機制,為全市糧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榆樹市糧食產量年年增代表了吉林省糧食生產的發展趨勢,據任克軍介紹,“十一五”期間吉林省糧食總產可達2722億斤,年均545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比“十五”期末提高了80億斤。另外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工程穩步推進,十大工程、29個項目和4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共落實資金140億元。重大水利工程進展順利,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421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4.6%。農機裝備水準明顯提升,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001萬千瓦,農機的裝備水準有了明顯的提高,現在全省機耕機翻機播機收的面積,就是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61%以上,比“十五”期末增長36%。

  依靠糧食產量的年年遞增,吉林省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產業,一舉改變了過去“產糧大縣、財政窮縣”的面貌,不僅糧食深加工產業已經成為全省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而且由此帶動農民收入也年年遞增。“十一五”時期,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年平均增幅超過20%,預計今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可實現2550億元,比上年增長18%以上,由於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很多“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這種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全省糧食生產的發展、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任克軍說:“在糧食增產和農產品市場價格雙重拉動下,預計今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將實現5840元,比上年增長11%,比‘十五’期末增加2576元,‘十一五’期間全省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吉林省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在全國名列第九位。”

  吉林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王守臣說,“十二五”期間吉林省將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著力實施現代農業推進計劃,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通過標準農田建設、良種培育推廣、抗旱能力建設、農業機械化建設等措施,“到2012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600億斤階段性水準,到2015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700億斤階段性水準,糧食商品率和每人平均佔有量保持全國第一。”(記者齊海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