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清明節成“掃墓節” 專家吁像春晚那樣辦“清晚”

時間:2011-04-02 12:27   來源:新華網

  4月1日,旅客在“臺胞清明返鄉專用通道”排隊辦理通關手續。(圖片來源:新華網)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4月5日,中華民族又將迎來一個掃墓祭祖、緬懷先人的特殊“文化時間”——清明節。無論身處何地、離家多遠,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都蘊藏了一份清明追思情懷。專家指出,作為我國老百姓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充實完善現代“清明文化”可在和諧社會建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明節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文化精神

  作為歷史悠久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是我國文學和藝術創作中不倦的選題,歷朝歷代頌咏清明的詩歌數不勝數。

  “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是中國文化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文化精神在社會生活中的直接體現。”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劉曉峰副教授說。

  歷史上,清明節曾和寒食節連在一起。在唐代,人們是每到寒食上墳掃墓。從唐末五代發展到宋代,掃墓習俗開始改在清明。此後清明節掃墓祭祖逐漸定型,最後成了中國人社會生活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