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醉駕入刑豈容含糊——直擊北京三起涉酒刑事案

時間:2011-05-18 08:25   來源:新華網

5月17日,高曉松在法庭上聽法官宣判。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名人酒駕成入刑範本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喝的生啤,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撞壞的英菲尼迪……”5月10日,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酒駕車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北京警方刑拘後不久,就有網友根據高曉松的成名作《同桌的你》改編出了這首《醉駕的你》,並在網際網路上廣泛流傳。

  5月9日22時32分,在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大街十字坡路口東50米處發生交通事故,現場發現一輛北京牌照的白色英菲尼迪越野車與前方三輛車發生事故。肇事車輛駕駛員為國內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口中帶有明顯的酒氣。

  交警按照規定對高曉松進行血液酒精檢測,經過專業機構鑒定,高曉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243.04毫克,已經超過醉酒駕車標準。

  17日,北京市東城區法院以危險駕駛罪一審判處被告人高曉松拘役6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高曉松當庭展示懺悔書:“酒令智昏,以我為戒。”

  高曉松因醉駕被查後,網路上立即出現“高曉松已被偷偷釋放”的報道。“醉駕慎入刑”的觀點一經披露,立即引起公眾的質疑:是不是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在醉駕沒有發生重大事故時,就可以憑藉“情節輕微”脫身?

  一位一線交警告訴記者,在執法一線,交管部門一直保持著對涉酒駕車行為的“零容忍、高壓線”。“曝光高曉松醉駕,實際也是表明交管部門的一個態度;觸碰到這條高壓線,絕不容情。”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醉駕入刑後,為了確保執法過程的嚴謹,各地交管部門制定了嚴格的醉駕案件辦理流程和標準。在對多名醉駕司機的查處中,交通民警不但要全部抽血取證,還要進行繁瑣的訊問、記錄以及案件報送等程式。在對涉酒駕車行為起到震懾作用的同時,為了嚴謹、合法處理一名醉駕司機,交通民警連續工作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並不是新聞。

  “交管部門在嚴格遏制酒駕,但在最終處罰上卻有了過大的自由裁量權,這是不是一種矛盾?”交警表示,對於“慎入罪”的觀點“很茫然”。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