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豐收季,菜(果)賤傷農的迴圈依然沒能打破,馬鈴薯難賣、蘋果滯銷、石榴積壓……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微博這個表達民意的社交平臺,擔負起了發佈農產品供需資訊的角色。
一條農副產品求銷路的微博被數萬次轉發,收到幾百個反饋資訊及訂購電話。但是,被愛心包圍的陜西宜川縣果農發現,幾十斤、幾十箱蘋果真的沒法賣給網友,因為“發快遞比蘋果錢都貴”;而一條歷時7天、被轉發9.9萬次的馬鈴薯銷售資訊,最終售出的不到積壓總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一切順利,10月23日,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雲岩鎮副鎮長王濤,會親自押送18噸、1600多箱該鎮劉家莊村出產的蘋果趕赴北京。這是他通過微博吆喝賣蘋果,在現實中成交的第一張訂單。“10天時間,七千多條轉發,最終促成這一筆生意,比日常工作繁瑣多了。”王濤說。
從發佈微博、回復網友詢問,到摘果、過秤、隔條、套網以及裝箱運輸等9個環節,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特別是驗裝蘋果,王濤不僅親自上陣,每個箱子上還貼著售出農戶的姓名。“雖然網友知道是被冰雹打過的受傷蘋果,但有皮外傷可以,重傷的絕對不行,人家獻愛心,咱不能傷人家。”
“這還多虧北京那邊有共識網接應,否則光一箱一箱地統計網友報數,把數據匯集出來,就得佔用很長時間,而且一兩個網友要幾箱果子,也沒法發貨啊。”王濤苦笑著說。
正是這位有2000多名微博粉絲的時髦副鎮長和女大學生村官盧延佳,通過微博,把40多噸“受傷”蘋果賣到了北京、深圳和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