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報道成為獻血起因
1995年12月26日,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學員楊忠祥趕到20多公里以外的天津血液中心,首次無償獻血200毫升。
此前不久,楊忠祥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某地一名懷胎7個月的婦女遭遇車禍,醫院由於血庫存血不足而耽誤了搶救,大人孩子均未保住。這篇報道成了楊忠祥獻血的起因。獻完血,楊忠祥再三囑咐要“保密”,可市獻血辦還是告訴了學院。
從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畢業後,楊忠祥先後在韶關、惠州等地服役,年年都無償獻血。起初三個月獻一次,後來按照《獻血法》規定半年獻一次,每年至少一次。
在楊忠祥模範行為的感召下,所在部隊官兵們也積極參與無償獻血。2001年、2002年,楊忠祥擔任指導員、副隊長的單位,官兵獻血共30萬毫升,先後被評為“全軍無償獻血先進單位”、“駐粵部隊無償獻血先進單位”。
等於體內血液換了七遍
無償獻血需要健康的身體,繁重的軍事訓練更需要健康的身體。為此,楊忠祥常年堅持體育鍛鍊,具有國家二級拳師資格。從入伍到現在,體重一直保持在60至64公斤之間,現在仍能在20分鐘內跑完5公里。獻血前後,他的“滋補品”就是炊事班的大鍋飯,只是堅持在獻血前三天不沾酒,獻血後三天不做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