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豐台區王佐鎮南崗洼村道路上流淌著從京港澳高速排出的積水,村民們蹚水出行。本報記者 賈同軍攝
房山區長陽鎮黃管屯村一處施工工地的工棚和施工車輛浸泡在從京港澳高速排出的積水中。
一場大雨和從京港澳高速排出的積水的浸泡,使房山區長陽鎮黃管屯村一棵幾十年樹齡的大樹傾倒。
專家解讀“7·21”局地最大雨
房山河北鎮地面降水近半米
在“7·21”特大自然災害中,房山是重災區。根據氣象觀測站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22日3時許,全市最大降雨地為房山河北鎮。其平均降水量高達460毫米,達特大暴雨級別。昨天,氣象專家解讀這一降水量時表示,這就相當於地面平均積了半米深的水。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繼松介紹,從直觀上來理解,460毫米的降水量意味著在平地上有460毫米深的積水,已接近半米。但山區的地表是不平的,水往低處流,匯集到低窪地或河谷中,就會造成多於460毫米的局地積水量,甚至是它的十倍。而山區的地面多未被固化,當高處水流下行時,極易形成山洪。水流的衝擊力也會裹挾著沿途的泥土、石塊,造成泥石流。多條山洪集中出現在房山,就形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假設460毫米的雨降到城區,後果更嚴重。因為山區的土壤還能吸水,城區的硬化地面滲透作用有限,積水會更嚴重。
除降水量外,山區和城區的洪澇災害與雨強也有直接關係。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舉例,10分鐘下20毫米的雨和幾小時下20毫米的雨,效果是不一樣的。雨強越大,越容易在地表形成徑流,難以下滲。
區政府昨日披露“7·21”特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情況
房山: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50億
在“7·21”特大自然災害中成為重災區的房山區目前搶險救災情況如何?昨日下午,房山區政府在災後首次集中發佈了本次暴雨搶險救災進展。“截至7月24日白天,全區沒有一人因沒有轉移而傷亡。”房山區區長祁紅表示,據初步統計,全區25個鄉鎮(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災,受災面積基本覆蓋全區,災情嚴重地區近千平方公里,受災人口達到80萬人。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元。
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
祁紅介紹,7月21日8時至22日8時,房山區全區平均降雨量達到281.1毫米。山區平均降雨量達到313毫米,最大降雨點為河北鎮。平原平均降雨量達到249.2毫米,最大降雨點為城關鎮,降雨量達到357毫米。“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
截止到7月22日,房山區共轉移撤離群眾65000余人,轉移安置被困遊客1.6萬人,解救受困群眾、學生、乘客等人員1200多人。在確保區內重大項目安全方面,燕山石化等危化品倉庫安然無恙,施工工地未發現重大險情。區有關部門還成功處置了一批社會關注的突出險情,如救助青龍湖鎮上萬村少年軍校百餘名受困師生、城關東關村百名群眾、大石窩鎮數百名受困群眾和遊客等。
區內80%以上人口受災
“特大暴雨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對房山區人民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出現大面積交通中斷、部分地區通訊、供電、供水中斷。”祁紅說,據初步統計,全區25個鄉鎮(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災,受災面積基本覆蓋全區,災情嚴重地區近千平方公里,受災人口達到80萬人,佔到區內常住人口的80%以上。
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元。全區受損房屋6.6萬間、倒塌8265間。道路損毀300處、約750公里。橋梁損毀50座。受災農作物5000公頃、禽畜17萬隻、經濟林2000公頃、設施農業2000公頃。水利設施受損嚴重,其中,防洪壩受損200公里,農田水利設施損毀300處,小流域損毀700平方公里,堤防受損2000米,塘壩損毀20座,機井受損500眼。
此外,暴雨損毀供水管線200公里、污水設施60處、污水管線100公里。電力通訊設施在此次特大自然災害中也遭到了嚴重破壞,損毀電力設施450公里、電信通訊設施500公里、歌華有線電視線路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