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五河縣政府了解到,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已初步認定:包裝袋上標注的品種C兩優958,未依法通過審定或引種審批,標注的品種審定編號涉嫌盜用審定編號。未經審定品種的特異性、穩定性、抗病性等都是未知的,容易造成重大損失。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工作人員也明確表示,這類種子有較大種植風險。未審先推肯定是違法的。他建議還是不要種這類種子,因為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這類種子有問題的話,得不到法律保護的。
根據當地農委上報的數據,截止4月26日下午,五河縣共有90個村農戶購買該品種,涉及1173戶,C兩優958種子數量共計13111斤。但當地種子經銷商反映稱,通過對比歷年同期種子銷售量,假種子今年以來在當地的銷售量,可能不只這個數字。他說:“從種子經銷商的角度來判斷,根據往年的經驗,這個種子在五河縣銷售得有20萬斤,其中有幾萬斤銷售到外縣了。這個小村莊就有1千斤了,五河縣是個農業縣,幾十萬畝水稻面積。好多經銷商就賣不掉種子,就因為它的原因。”
當地種子經銷商質疑,假種子在五河縣農資市場橫行,當地主管部門涉嫌行政不作為。經銷商表示,2016年的2月份,他們就向當地的職能部門,舉報了這個問題,和當地市長熱線也反映了,就是一直沒人查辦。還給縣委書記、主管副縣長髮短信反映這個問題,都沒人過問。4月份,他們反映到農業部,才有所行動。
當地政府給記者發來的文字回復稱,“4月20日、24日,當地兩次召開鄉鎮農技站長會議,安排佈置各鄉鎮農技人員對C兩優958水稻種,逐村逐戶調查登記。並透露,涉事公司同意配合農委積極退貨,但是只退換了部分種子。”對於假種子的處置,當地政府選擇退貨的方式,讓當地種子經銷商難以理解,根據相關法規,應當將假種子封存、銷毀,相關部門卻僅僅以退貨了之。
五河縣種子管理站站長伯智表示,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更多詳細情況不便透露。伯智說,現在種的有多少戶,多大面積,也說不清楚。調查階段不方便說。
目前,農業部門已將“C兩優958”認定為假種子。涉事公司銷售金額已超過5萬元,且數額較大,案件已移交給五河縣公安局經偵大隊。
“C兩優958”究竟都已銷往哪些地區,共銷售了多少斤,有多少斤已播種下田?明年會給地方農業生產帶來多大損失,目前尚不得而知。假種子帶來的種植風險,最終該由誰來承擔?有關事情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近幾年,不少地方發生過因假種子造成的良田絕產事件。種子套牌套包、套購原種繁殖生產等市場亂象,也屢次被媒體報道。如何根治種子市場亂象,加強監管,還有待主管部門進一步發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