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又給了1.6萬億,這次能否救活東北?
前些天,東郭叔去冰城哈爾濱參加“太陽島論壇”時曾電告島叔,國家在振興東北方面馬上有重大政策要公佈,總共涉及投資將達1.6萬億元。如今,這只靴子終於落地。
8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公佈消息稱,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已經印發。總體看,《實施方案》分年度明確了137項重點工作以及127項重大項目。
那麼,這些政策與以往振興東北的政策有何不同?又將給東北帶來什麼呢?且聽島叔一一分解。
政策馳援——加速
我們都知道“木桶原理”,就是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同樣的道理,如果能把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的東北地區穩住,並使其經濟重新企穩回升,那整個中國經濟面臨的態勢也將有所好轉。因此,國家馳援東北的政策正在加速“北上”。
在《實施方案》中,“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了四大核心任務。從目前透露出的資訊看,比較重磅的實際措施包括:
在東北地區改組組建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在部分轉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和分工激勵工作等,開展“中國製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工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示範項目,建設若干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和示範園區,組織實施東北振興重大創新工程,全面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加大對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支援力度等等。
不難看出,無論是鼓勵科研創新,還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針對的都是東北經濟結構長期以來重化工業及“原”字號、“初”字號產品這一問題來的,屬於治本之策。可話說回來,正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適度的需求管理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短期的穩增長項目對東北而言顯然“期待感更強”。
這不,《實施方案》提出了擬於2016-2018年開工建設的對東北振興有全局性重要影響的、能夠有效補短板和培育新動能的重大項目,主要涉及交通(含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軌道交通)、能源、水利、工業、農業、城鄉建設等多個領域。而且,人家發改委連今後每年幹多少項目都安排好了——2016年62項,2017年33項,2018年32項。
穩增長項目已然“箭在弦上”。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