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第三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暨第六屆上海市資訊安全活動周(以下簡稱“宣傳周”)開幕,在本屆宣傳周中,關於網路電信詐騙的內容是市民關注的熱點。
2016年8月19日,山東臨沂的“準大學生”徐玉玉被6名電信詐騙分子以發放助學金為由,騙取了學費9900元,在報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不幸離世。雖然徐玉玉案已經已于日前告破,但人們對於網路電信詐騙的討論並未終結。
上海交通大學資訊安全工程學院院長李建華表示,電信詐騙已經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其從業人數超過160萬人,詐騙“年產值”達1152億元。除了落實“實名制”,從源頭上遏制外,也應明確電信詐騙定罪量刑標準。
業內人士也難免“中招”
“我們在座很多都是資訊安全的同業人士,認為自己肯定不會上當。” 9月19日,復旦大學教授楊珉在宣傳周開幕式的主題演講中,從山東徐玉玉案說起,“有人認為她上當受騙的原因是缺乏人生經驗,但實際上有人生經驗的人能避免被欺騙嗎?”對此,他認為“不一定”,並舉例。
2016年8月29日,一名53歲的清華大學教授沒能躲過一次電信詐騙。楊珉說,這位清華大學教授剛剛賣了一套房子,回到家立即就接到了詐騙電話,稱他漏繳各種稅款等等,各種恐嚇威逼,然後一步步中計,結果1760萬全部被騙走。“騙子可以精確地告訴你,網簽合同的編號是多少,各種交易中很細節的一些資訊,騙子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