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報告稱:
房價調控或將繼續加碼
本報上海4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王燁捷)近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發佈《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其中,房地產數據再次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風險被列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因素。
國家統計局、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在全國多地出臺強勢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情況下,全國的房價仍然“不能平抑上漲衝動”。前3個月,全國新建住宅價格較去年年底大致持平或下跌的僅有13個城市。三亞、廣州、海口等城市以5.4%、4%、3.9%的房價上漲累計增幅位列前列。二手房價格較去年年底大致持平或下跌的城市僅有9個。廣州、廈門、北京以7.8%、7.2%、4.4%的環比增幅領漲全國市場。
一個頗有意思的數據是,儘管今年一季度房地產銷售走勢回落明顯,但房地產投資勢頭仍然強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速持續下滑。12月,中部、西部地區房地產銷售提速,但季末銷售增長均出現回落;而以往增長強勁的東部地區,房地產銷售增速則持續下行,季末銷售同比小幅回升。
但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累計完成投資19292 億元,同比增速9.1%,較2016年全年提高2.2個百分點,創近兩年來新高。分區域看, 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同比增長7.9%、14.7%和7.5%,較 2016年分別提高2.3、4.0和0.7個百分點。
“2016年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刺激了開發商的投資意願。”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房地產數據研究者楊軼波告訴記者,開發商“砸錢”,其實是對房地產市場繼續走強有信心。
令人擔憂的,是一季度新增貸款中的購房貸款佔比。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3月份,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已佔到當月新增貸款的44.1%。楊軼波提醒,百分之四十幾的佔比看起來不算很高,但這一佔比從2011年1月開始,呈現出持續走高的態勢,這意味著,老百姓買房用了很大的“杠桿”。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發現,貸款買房的“壓力”,目前尚未有人用具體的數據進行精準描述。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已公佈數據統計出來的“房貸收入比”(即房貸/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能說明部分問題。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房貸收入比為56.4%,2012年僅為35.9%,4年增長了21個百分點。僅2015年到2016年一年時間,房貸收入比就增長了11個百分點。
楊軼波說,這種居民購房的杠桿水準應引起警惕。以美國為例,它在2000年以前的房貸收入比一直控制在60%左右,但從2001年到2008年,這一比例持續上升,到了2008年次貸危機時,房貸收入比突破100%。如今,美國的房貸收入比又回歸到70%左右。
很多人認為,以中國目前56.4%的房貸收入比來看,風險並不算太大。但楊軼波指出,56.4%的房貸收入比只是一個“保守估計”,因為這一數據只計算了商業貸款,並未將中國數量龐大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在內。
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部分核心城市暫時穩定了房價,然而,投資需求的外溢又使得部分周邊城市房價看漲, 引發了部分三、四線城市在第一季度的火爆行情。
“著眼需求端的調控手段並非靈丹妙藥,只是著眼短期和局部的權宜之計。”報告稱,大膽創新,探索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房地產市場回歸協調有序。
“總的來看,控房價任務仍然艱巨,調控措施未來或將繼續加碼。”楊軼波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4月24日 04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