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高考的結束,留學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生的選擇。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校園採訪中發現,一家名為“法國大學中國學生遴選辦公室”的機構近來在全國很多高中校園分外“活躍”,記者從很多直接或者間接的渠道獲悉,該“遴選辦公室” 深入到浙江、山東、四川等各省,以法國大學“校方代表”名義向高三年級開辦各類招生宣講,然而,錯漏百齣的法國大學錄取確認函、高額的收費,讓很多同學對這個機構的“前世今生”疑竇叢生。那麼這個機構到底是不是自稱的“校方代表”?招生過程中又隱藏著何種玄機?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疑問一
考生收到“錄取確認函”
“巴黎”一詞竟拼錯
西南某城市一名高三畢業生小文(化名)今年高考後參加了一場學校組織的“法國大學中國學生遴選辦公室”宣講會,並報了該項目,不久就收到了該辦公室發來的錄取確認函。
小文吃驚地看到,這份確認函上居然把“巴黎”的paris錯拼寫成了pairs。半信半疑的小文隨後又和多位曾經留學法國的人士就此進行了交流,結果發現,這份短短三四行的錄取確認函中竟有多處語法、拼寫錯誤,句法還有時態的錯誤。不僅如此,錄取函中有國外大學標識,卻沒有該校的公章和簽名。
“我一直想出國讀書,高考分數高出了我們省的一本線,本來抱著很大希望報這個辦公室的項目,但是如此一張錯誤百齣的函件,讓我完全不相信這個機構竟然會是法方的‘代表’,所以我果斷撤回了這個項目。儘管北京的‘遴選辦公室’工作人員多次來電催,我還是放棄了。”小文說。
疑問二
高額收費
超出市場價近一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與小文相類似的學生申請經歷遠非個例。從2014年起便有網帖詢問該遴選辦公室的身份問題,不過其中質疑聲最大的,在於該辦公室的項目收費。
一位正在波爾多大學留學的學生向北青報記者透露,2015年時走的是遴選辦公室的項目。當時遴選辦公室工作人員聲稱算上國內和在法語言學習和預科學費以及日常費用總共30萬人民幣,其中,國外預科支付的學費超出一般市場價近一倍。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