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德科學家挑戰暖化:全球或經20年"迷你冰河世紀"

時間:2010-01-11 13: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道,一批世界範圍內的權威氣候專家表示,近期橫掃大半個北半球,讓多個國家深陷嚴寒困擾的“異常”氣候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趨勢的開端而已。而且,這一趨勢可能持續20至30年之久,使全球經歷一個“迷你”型的“冰河世紀”。
 
  科學家們乙太平洋、大西洋兩大洋海水溫度的自然迴圈週期為基礎進行研究,對全球氣候暖化當中一些最核心、最傳統的理論發起了挑戰,例如到2013年,北極在夏季將完全沒有冰。

  這批科學家的研究顯示,海水迴圈造成融冰現象是由於它們處在“暖化模式”(warm mode)當中。與此相對的是,當海洋處於“冷化模式”(cold mode)當中,全球氣候就會變冷。他們認為,海洋迴圈有自己冷暖交替的週期。

  上周,在英國全境冰封雪凍的狀態下,英國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表示,關於全球暖化的理論是“不會改變的”。英國媒體也告知民眾,這種連古巴都創下低溫最新記錄的現象只是漫長的氣候暖化過程中一個臨時性的現象,並不足以說明任何趨勢或有意義的變更。

  然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要成員之一、德國著名氣候學家莫季布·拉蒂夫帶領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茨海洋科學研究所的一支研究隊伍,對海洋表面以下3000英尺左右、海水開始冷熱週期性迴圈的地方進行了測量和研究,得出新結論:全球並未處在之前氣候暖化理論所描述的“無可逆轉的崩潰邊緣”。

  拉蒂夫及其同事在一篇2008年發表的論文中,預測了全球氣候新的“冷化”趨勢,並在2009年9月日內瓦一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會議中就此趨勢提出警告。

  1月9日晚,他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所帶領的研究小組得出結論,在1980至2000年這20年間,甚至20世紀早期,所經歷的暖化大部分──也許多達50%都是由於海洋冷暖交替的週期引起的。

  拉蒂夫表示,每經過20到30年,就有一次“冷化”與“暖化”模式的逆轉,因此像2010年這種全球大規模尤其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所經歷的寒冷冬季實際上在預料當中。就連夏季的氣溫都有可能變得更低,而這種冷化趨勢將持續20到30年。

  拉蒂夫還說,現在大家所擔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狀況即將暫停。現在,全球已停止暖化,“也許還會變得更冷一點”。也許20至30年之後,全球將再次回到“暖化”模式之下。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全球夏季海冰增加了49.7萬平方英里,升幅為26%,這意味著海洋在向“冷化”模式邁進。即便連最堅定的全球暖化理論支援者對此亦無異議。

  拉蒂夫的預測動搖了標準的氣候電腦模型。此前電腦模型的預測顯示,地球1900年以來之所以越來越暖,完全要歸咎於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只要二氧化碳;排放水準持續上升,暖化趨勢將持續下去。

  此外,有理論認為全球當前的異常“嚴冬”現象可能是北極震蕩的結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