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基地”出英文雜誌“喚醒”阿拉伯裔西方人入恐

時間:2010-10-19 09:44   來源:新華網

  4個月前,“基地”組織正式出刊英文雜誌《喚醒》,首期雜誌中包括一篇教授如何製作炸彈的文章,引起西方關注。

  幾天前,最新一期74頁的《喚醒》雜誌正式在網際網路上問世,其中包括一篇如何在多功能運動型汽車上焊接巨型刀片、然後駛入人群製造傷亡的文章,叫西方反恐專家髮指。

  一些專門研究“基地”組織的分析師認為,“基地”正在以英文為工具,以網際網路為平臺,試圖變幻舞臺招募更多人,實現對抗西方的戰略轉變。

  語言轉變

  “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承擔編輯出版《喚醒》雜誌的任務。

  法國中東激進組織研究專家多米尼克·托馬斯認為,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後,“基地”活動空間受壓制,行動難度不斷增加,由此促發“基地”不得不尋找新平臺。

  “毫無疑問,這是(‘基地’組織的)一次新嘗試,”托馬斯在提及《喚醒》雜誌時說,“這是‘基地’組織的第一份英文出版物。”

  托馬斯說,這份出版物的任務,就是將“基地”的資訊和主張傳播至阿拉伯地區之外,特別針對的目標是那些生活在西方國家、使用西方語言的阿拉伯裔西方人。

  出口進口

  加利福尼亞南部大學教授菲利普·塞布曾撰寫《全球恐怖主義與新媒體》一書。他的觀點是,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基地”製造新聞,造就了媒體的許多故事;而如今,他們利用媒體,借助媒體製造恐怖主義。

  “這是一個戰略轉變,”總部設在迪拜的智囊機構海灣研究中心分析師穆斯塔法·阿拉尼說,“先前,‘基地’組織從來不在意非阿拉伯語人群,但如今,他們用英語展開全球招募行動。”

  法新社18日援引阿拉尼的話報道:“‘基地’組織過去一直在‘出口’恐怖分子,但現在,他們青睞‘進口’恐怖分子。”

  戰略轉向

  在第二期《喚醒》雜誌中,一篇文章署有“薩米爾汗”的名字。

  薩米爾汗出生美國紐約,幾年前離開美國前往葉門,據信在“基地”組織地方分支中擔任重要職務。

  在文章中,薩米爾汗寫道:“我為叛變美國而自豪。”

  離開美國投身恐怖組織的美國人遠不止薩米爾汗一人。

  美國人安瓦爾·奧拉基,幾年前定居葉門,此後不斷經由網際網路釋放英語言論,他在語言和文化上更加親近於美國年輕人,更加有利於招募生活在美國本土、具有潛在極端傾向的美國人。

  法新社說,最新一期網路版《喚醒》雜誌還列舉出一組電子郵箱地址,其中包括Hotmail郵箱地址,呼籲“志同道合者”與這些郵箱主動聯繫。

  此外,雜誌還建議“志同道合者”在發送郵件前安裝反間諜軟體,防止西方情報機構監控。

  去年一年,法國和比利時聯合展開一系列網路打擊行動,一舉搗毀3個網路恐怖論壇,並順藤摸瓜地逮捕了數十名參與網路恐怖的嫌疑人。

  不過,法國反恐專家托馬斯說,可以感知和預見的是,“基地”組織正變得越來越狡猾,他們的網際網路技術也越來越精明。(淩朔)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