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壇,各個時代都有其標誌性的“少壯派”。二戰後的中曾根康弘和冷戰後的橋本龍太郎,都曾以少壯派聞名一時。目前的所謂少壯派,多出生於二戰後50年代中後期和60年代,成長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在小泉執政時期開始走上政治前臺。其代表人物有民主黨的前原誠司、枝野幸男、原口一博、長島昭久等人,也包括自民黨的安倍晉三、石破茂、石原伸晃等國會議員。
這些人物中很多40歲出頭就身居政府或黨內高位,主張對內政外交進行大力改革,作風強硬。他們還呈現出前幾代少壯派所沒有的“群體現象”:大規模執掌權力中樞、進行跨黨政治串聯和政策協商等。
當前的日本少壯派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出自政治世家的“官二代”,二是自我打拼出來的社會中層。前者在自民黨居多數,後者在民主黨居多數且很多經過保守政治家搖籃——松下政經塾的培養。他們的長處是通政策、善言辭,缺點是政治歷練不足,具有毛躁、自負、輕率的通弊。如此“心雄手拙”,往往使他們對局面作出誤判,撥錯對策算盤。
少壯派大規模加速接班並走上政治前臺,有兩個直接背景:一是自民黨下臺後必須實現新老交替、打造新自民黨,才能救黨圖存;二是民主黨少壯派在菅直人的選戰和執政過程中利用“被借重”之機,加速了奪權和上臺進程。更大的背景則是日本綜合性的衰退局面產生了對新人和新辦法的迫切需求。
少壯派們的聚離是日本政局變動和政界重組的主要因素,也給日本的國家戰略及對外政策帶來變數。民主黨與自民黨的少壯派在聯合推動修改和平憲法、海外派兵、行使“集體自衛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上具有共識,具體動向則是要制定新的《防衛計劃大綱》。日本真要走上此路,對東亞格局和安全穩定將產生複雜影響。
在對華政策上,少壯派的一些傾向和做法值得警惕。他們中的一些人宣揚“中國威脅論”,主張聯美制華和多邊防華,特別是推動軍事防範。一些少壯派對中國常有詆毀言論,損害中日之間本就脆弱的國民感情,毒化輿論氣氛,損害雙邊關係基礎。少壯派政要對其認定的“國家利益”異常執著,拒絕為中日關係大局調整政策思路,增加了局部衝突發生的可能性。
日本民主黨上臺前後,中國一些分析人士在認為中日關係大勢利好、主流穩健的同時,也普遍擔心民主黨內的少壯派可能干擾中日關係的發展。事態的發展果真如此。應該指出,如果某些少壯派政要堅持對中國抱有敵意並作出誤判,那麼兩國很難成為實質性的戰略夥伴。少壯派在日本政壇的崛起,主觀意圖是為了挽救日本于頹勢,引領國家走出困境。然而,從他們在對華外交上的魯莽輕率來看,他們會將日本引向何方令人擔憂。(吳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