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印媒分析中印援非差異 稱中國對非洲投資掠奪性

時間:2011-05-30 13:5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印度總理辛格28日晚結束6天的訪非行程回國。儘管印度官員在印非峰會上公開為中印競爭滅火,稱中國和印度在非洲的經濟活動是“互補的”,但峰會結束後,印度媒體對比較中印在非影響力、印度是否“收回非洲失地”的討論更加熱烈。

  辛格在24日開始的印非峰會上宣佈未來三年向非洲國家提供57億美元的貸款,修建一條衣索比亞至吉布地的鐵路,為數萬名非洲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和網路課程,在多國修建人才培訓中心,承諾支援非洲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得一個席位。《印度快報》28日以“印度給非洲提供中國之外的計劃”為題報道稱,如果說中國是用建築實力在非洲立足,辛格總理為期6天的非洲大陸之行則另辟蹊徑,通過向非洲許多小國提供援助來實施印度的長期戰略,幫助他們獲得許多領域的專業技能。報道稱,非洲國家也認識到了印度和中國在非洲經濟活動的不同。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在與辛格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幫助我們在達累斯薩拉姆建設了一所有200個床位的醫院,印度幫助我們培訓做心臟和腎臟手術的專業醫生。”文章稱,和中國在非洲注重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印度對非的援助更多傾向於科技文教,側重於培養人才。

  印度外交事務部部長在峰會上“印度不和任何國家在非洲競爭”的話並未打消印度媒體的“攀比”熱情。《印度時報》28日的社論指出,雖然印度和非洲的貿易規模與中國不在一個層次,但印度的方向是正確的,“通過傳輸印度的建國和經濟發展經驗,可從物質和人力上增強非洲的能力”。印度《金融快報》則秉承一貫的“抹黑中國”論調,稱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是“掠奪性質的”,而印度是“為了非洲人民好”。6月6日將出版的印度《展望》週刊網路版稱,參加印非峰會的非洲國家是15個,而中非峰會號召了40多個非洲國家出席,印度給非洲釋放的“善意”目前還不足以撼動中國在非洲的地位。報道還引述不具名非洲官員的話稱,印度在非洲拓展影響力“沒有中國那麼激進”。文章稱,印度在迦納修建總統府、為衣索比亞修建鐵路的行為表明,印度對非洲的援助行為有模倣中國的成分,但是印度“必須走出一條和中國不一樣的道路”,幫助非洲走出貧困,才能獲得政治紅利將印度送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非洲媒體和民眾對印度在非洲和中國“爭奪”還是“合作”有自己的看法。肯亞《民族報》5月25日的文章稱,印度試圖向非洲提供一種有別於中國的合作模式,即在當地投資、生產,雇用更多當地勞力,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爭取非洲人好感,從而取中國而代之。但事實上,在非洲人看來,印度援非和中國差不多。報道還指出,當年中國靠非洲朋友重返聯合國,如今印度希望借助不結盟時代的舊交情,讓非洲幫自己“入常”,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中國和非洲當年的合作是互利的,但非洲如今的要求印度也幫助非洲實現“入常”零的突破,印度是不能也不願去滿足的。剛果(金)《金沙薩潛力報》5月27日報道稱,印度的承諾意味著繼中國之後,又一個新興大國願意在非洲慷慨解囊,幫助非洲在最急需的領域取得發展,從而讓非洲經濟獲得更多的推動力。文章稱,大多數非洲國家並不願在印度和中國間做取捨,它們認為,這兩個國家間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係,都能為非洲人所接受,因為它們在歷史上未侵略過非洲。一名塞內加爾記者告訴印度《展望》雜誌:“只要基礎設施建起來了,工作崗位出現了,非洲人民並不在乎它來自印度、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駐印度特約記者 郭西山 特約記者 陶短房)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