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不是空穴來風,是有充分事實根據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副部長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美國信用評級早就應該下調了。此前,標普曾預警未來10年美國政府若達不到減少赤字4萬億美元,就下調其信用級別,現在美國政府只減少2萬億美元,所以,這次標普不得不兌現自己的諾言。”
徐洪才表示,另一個原因是,標普也需要維護其獨立、客觀、公正的評級機構形象。他說,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在當時證券衍生品泡沫形成過程中,三大評級機構幫助美國粉飾太平,後來泡沫破滅,三大機構遭到全球譴責。標普此次需要修補缺陷,重塑形象,挽回聲譽,這也是它的內在需求。
動了美國政府的奶酪
美國首次失去AAA評級,意味著諸多利益受損。分析人士指出,此後,美國不再享受最優信用評價,對美國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消費者來說,財務負擔將加重,美國政府每年將支付更多的利息開支。而且降級對資本市場亦有重大打擊,這對於本來就復蘇乏力的美國經濟來說也不是一個好消息。
“動了美國政府的奶酪,損害了美國、美元的形象,觸犯了他的根本利益,美國當然惱羞成怒,所以要展開調查了。”徐洪才對記者說。
網友評論說:“美國開始動用政權力量來向標普算賬了,製造麻煩的立即要被收拾!”“這就是美國的民主,只要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搞死你!”
美國政府和標普這場較量最終誰會是贏家呢?建銀國際高級策略分析師劉紅哿對本報記者分析說:“我覺得,美國還是一個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標普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使得美國政府在處理這一問題時會比較慎重。如果美國證監會找不到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標普存在內幕交易行為,可能很難對其進行實質性干預和處罰。反過來,如果在缺乏證據情況下強行處罰標普,美國政府將在全球投資者面前失去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