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承擔鉅額虧損心不甘 起訴全球17家銀行“討說法”

時間:2011-09-06 08: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房”監管機構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近日向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在內的17家大型銀行發起訴訟,指控這些銀行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出售了上千億美元問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導致“兩房”出現巨大損失。17家銀行緣何被FHFA盯上遭到起訴?此事對中國有何影響,對有關業界有何啟示?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問題證券數額大

  本次被起訴的銀行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等華爾街巨頭,也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巴克萊、德意志銀行等歐洲金融機構。初步統計,這17家銀行售予“兩房”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總售價約1960億美元。

  FHFA表示,上述銀行售予“兩房”的證券與其銷售材料描述的不同,且具有更大風險,一些銀行披露的資訊誇大了房屋價值並且對貸款人持有的房屋數量進行了不實描述。FHFA希望取消上述有關交易,並追討包括本金損失和利息償付、律師費等在內的其他損失。

  針對這些指控,部分銀行發佈聲明予以否認,表示擁有“大量可信”的反駁證據,並將進行積極辯護。

  業內人士指出,這場美國政府機構與華爾街之間的新博弈,是對於次貸危機以及之後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的肇事者遲到的清算。

  訴訟時機選擇微妙

  媒體評論人徐立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一事件時機的選擇頗為微妙,一方面,從經濟層面上看,美國政府需要從華爾街得到一些錢緩解債務危機;另一方面,從政治層面看,大選在即,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向華爾街開戰的行為多贏得一些選票。

  危機發生前,由於美聯儲實行低利率政策,作為抵押品的住房價格一直上漲,作為發貸方的金融機構並不擔心安全風險。而美國金融市場向來具有證券化傳統,又會打包賣給第三方,從而轉移風險。“兩房”作為帶有國有性質的住房貸款抵押融資公司,就是這樣的第三方。若非美國政府以變相國有化的方式搭救,“兩房”在金融危機中必會轟然倒下。

  徐立凡說,在小政府架構下,美國政府的出手相助並非是無償的,對“兩房”這樣的準國企援助與援助其他金融機構一樣,美國政府同樣需要回報。金融機構通過誤導推銷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掙了錢,卻讓政府與“兩房”繼續承擔鉅額虧損,對於代表美國政府監管“兩房”的FHFA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考慮到美國政府目前面臨巨大的減赤壓力,從華爾街中弄回一點錢以解燃眉之急,就顯得更加重要。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