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遺址工地。
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回顧10年曆程,美國乃至全球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這是“疲憊的10年”。“9·11”事件打開了美國的“復仇之劍”,美國從此踏上“不歸之路”。10年來,恐怖襲擊此消彼長。“美國式”反恐,看似一路凱歌,實則擊而不退。反恐與恐怖之戰,恰似“大象與地鼠”之鬥——看似力大無比、難以撼動的大象,實則步伐蹣跚、反應遲緩;看似劣勢明顯、渺小虛弱的地鼠,實則嗅覺敏銳、來影無蹤。結果就是,美國“大象”疲憊,美國民眾深患“反恐疲勞症”。“10年追殺”迷局並未破解,沒有人知道哪是恐怖襲擊的下一個戰場。
這是“分裂的10年”。“9·11”發生後,美國人凝聚成了一股繩,團結體現在文化、經濟、政壇等各個層面。阿富汗戰爭讓前總統小布希的支援率一度高達90%。但隨著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深陷泥潭,美國社會、政壇開始分裂。原本競選籌碼的“反恐”大旗,成為共和黨甩不掉的包袱,美國社會日趨分化。
這是“糾結的10年”。10年戰爭所收穫的,似乎不是盼望的和平與民主。為了反恐,安全一度超越自由、超越尊嚴。曾幾何時,一位5歲小女孩被安檢人員的貼身檢查嚇哭,輪椅上90歲老嫗被迫脫下老年尿布。追憶10年,美國如今糾結的是:為3000人復仇,代價是再付出6000名美兵生命,到底是否值得?10年反恐是捍衛還是動搖了美國引以為傲的“人權、自由、民主”的基石?
這是“噩夢的10年”。回首10年,兩場戰爭造成的血淋淋的死亡數字,不得不讓人觸目驚心。據美國學者最保守估計,美軍反恐戰爭總共造成22.5萬人的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平民。10年來,兩場戰爭毀掉了“一代人的童年”,誰該為這些長大成人、失去親人、失去和平的年輕人負責?美國所播種下的,到底是民主和平?還是新仇恨之源?(毛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