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韓國秀軍演為塑信心 分析稱六方會談短期難恢復

時間:2011-11-24 10:53  來源:南方日報

  昨日,在延坪島炮擊事件一週年之際,韓國海陸空三軍在韓國東部、西部和南部海域舉行多種形式的演習,以“防範朝鮮的挑釁”。朝鮮官方媒體“勞動新聞”發文駁斥譴責韓國的做法,稱若韓國對朝政策不變,朝韓關係也無法得到改善。面對依然充滿火藥味的南北關係,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比較悲觀,稱“延坪島事件讓韓國看清楚它的鄰居——朝鮮絕對不是兄弟,而就像60年前一樣,是敵人。”

  朝鮮問題專家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認為,實際上,韓國舉行軍演的政治目的多一些,意在告訴韓國民眾,韓國國防經過一年的調整,力量比較強大,以重塑韓國民眾對軍隊和政府的信心。

   借一週年發威

  韓政府欲給民眾打氣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22日表示:“將以朝鮮偷襲佔領西北島嶼和軍事挑釁為假想敵情,于23日進行實戰機動訓練和模擬攻擊軍演”。

  在兩國關係基本朝著緩和方向發展的時候,韓國又重提“傷感情”的舊事,併發起以朝鮮為假想敵的軍演,帶給外界頗多想像。“韓方有國內政治的需要,這一行動的政治含義多一些”,上海社會科學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劉鳴提出了自己的結論。

  劉鳴還說,韓國政府也要做一個政治姿態。自從去年發生“天安號”事件與延坪島炮擊後,可以看出韓國國防有漏洞,所以韓國需要做一個演習,向外界表示,韓國國防經過一年的調整,力量還是很強大的,讓民眾有信心。同時,韓國希望警告朝鮮:如果朝鮮有新的行動,韓國按照新的作戰規則,會採取一些報復行動。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西北島嶼防衛司令部、總理金滉植出席“延坪島炮擊挑釁事件遇難者追悼儀式”時,均表達了加強防衛能力,打消朝鮮挑釁意圖的決心。

  劉鳴說,即使朝韓關係有所緩和,李明博政府也沒有忘記延坪島事件,沒有忘記死去的士兵和百姓。韓國希望通過演習及這些行動傳達的信號是:國家對安全很重視,對朝鮮今後的挑釁會時刻保持警惕。

   韓“戀上”軍演朝不擔憂遭“先發制人”

  實際上,今年韓國先後舉行了多次軍演,包括2月舉行的“金色眼鏡蛇”軍演、3月的“關鍵決心”和5月的“登陸演習”、以及8月的“乙支自由衛士”及上月的“護國軍演”。就演習的規模來看,前幾次軍演不亞於此次軍演。

  同時,這次演習還有一層新含義,即如果今後朝鮮內部發生一些變動,韓國有能力採取行動,統一韓國。本次演習的新元素是,朝鮮發生變動後,美韓軍隊如何進行干預,如何完成統一。

  韓國頻率較高的軍演,顯然並不有利於南北關係緩和,每次都能掀起南北雙方的“口水戰”。“由於去年出現了延坪島事件和天安艦事件,韓國任何常規演習就都可能被過分的解讀,周邊輿論對於韓國的軍事演習會非常重視,每次軍演都會被放在聚光燈下,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是韓國在不停發起軍事演習。其實這些演習總體上還是預防性的”,劉鳴說。

  截至記者發稿時間,並未看到朝鮮政府和軍方對韓國軍演作出回應。然而,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批評韓國,認為“韓方背道而馳,聲稱朝鮮進行挑釁,揚言懲罰朝鮮,執意發起新的戰爭挑釁”。

  相較去年言辭激烈的反應,今年朝方反應較為平和。劉鳴解釋稱,去年朝韓雙方關係緊張,朝鮮需要用一種高調的抗議姿態,防止韓國先發制人或者過度反應。但是今年出現了朝韓及美朝之間“對話”的良好跡象,朝鮮的反應不會過於激烈。因為朝鮮也明白,韓國僅僅在舉行一次常規演習,而不會借助演習對其採取任何先發制人的打擊。

  分析六方會談短期內難恢復

  就在韓國軍方宣佈22日軍演的時候,美國國務院政治事務次卿薛曼恰巧在韓國訪問,她表示,重啟六方會談的先決條件是朝鮮履行包括中斷鈾濃縮計劃(UEP)在內的無核化措施,美方正在等待朝鮮做出何種反應。而朝鮮外務省早在8月就表示,將“無條件”重啟六方會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上月接受俄塔社採訪時,再次強調這一立場。

  顯然,美朝在“如何”重啟六方會談上有明顯分歧。劉鳴告訴記者,美國有三個要求:第一,朝鮮要關閉現在正在運作的濃縮鈾項目;第二,國際原子能組織返回寧邊,對寧邊的核設施進行核查,第三,不能進行任何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針對第一個條件——關閉鈾濃縮項目,朝鮮在日內瓦會談的時候未作出回應,美國以此為基本條件等待朝鮮回應,“如果朝鮮不回應,六方會談短期內很難恢復”。

  而朝鮮之所以提出無條件重啟六方會談是考慮到國內的政治經濟情況和周邊關係,朝鮮需要進行六方會談。六方會談可以幫助朝鮮緩和政治氣氛,並能獲得經濟援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