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耶誕節,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選擇在中國度過。昨日下午,野田佳彥乘專機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兩天的對華訪問。據悉,這是野田佳彥今年8月就任首相後首次訪華,也是民主黨執政後日本首相首次訪問中國。隨著野田而來的還有,兩國將討論互購國債事宜,日本可能最多將購入相當於100億美元規模、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
這樣一場近似“壓軸大戲”的年末中國之行,能否為今年中日交往畫上圓滿的句號?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認為,野田此舉意在為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營造良好氛圍,同中方領導人就增加政治互信、推動經濟合作、增進國民感情等方面商定中日雙方加強交流、促進合作的重要舉措。
購華國債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野田此前擔任日本財務大臣時,就力主購買中國國債,這次來華把他的主張付諸實施,意在給中日關係打上個人烙印
這次野田來華,主要談什麼?“經濟合作一定是重要方面。”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朱成虎表示,數字從來不說謊。目前,中國已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日本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日雙方經濟互補性強、依存度高,相互依賴,在兩國的經濟合作中,一方從另一方獲得了巨大利益。
而在具體的內容上,周永生認為債務合作會是經濟合作的新成果。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此前表示,野田佳彥訪華期間,兩國將討論互購國債事宜,日本可能最多將購入相當於100億美元規模、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
對此,朱成虎認為,互購國債,對中日雙方都有利,不僅增進兩國的相互信任,同時也為日本降低把所有資金儲備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的風險。雖然規模還十分有限,但這會是一個好的開始。“對中國的意義可能更大一些,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進程中,需要日本這種發達國家經濟體的大力支援。”
對於日本購買中國國債,周永生則有非常獨特的觀點。“野田此前擔任日本財務大臣時,就力主購買中國國債,這次來華把他的主張付諸實施,我想野田意在給中日關係打上個人的烙印,他想要獨樹一幟,在日本政壇有所建樹。”朱成虎也同意,互購國債項目的落成將在一定程度上鞏固野田內閣政權,延長其執政時間。
野田對華“一手硬一手軟”
野田的對華政策必然是“合作、互利、共贏”加上“防範、抗衡和遏制”,中國應善處雙方分歧,借助日本作為外部發展的策應
專家認為,2011年,是中日關係微妙、糾結的一年。這一年,既是自去年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雙方關係掉入冰點以來修復中日國民感情的一年,也是東海海洋權益、資源開發、領土劃界等高度敏感複雜問題不斷的一年。這一年,既有“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中國鼎力相助的感動,也有東海漁船船長頻頻遭捕,兩國人民感情隔閡不減的遺憾。
“目前,中日兩國缺乏對彼此足夠的認識、信任和理解,有很多隔閡和誤解。”朱成虎認為,中日雙方的關係,用時下最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很讓人糾結。一方面,兩國經濟如此緊密依靠,但海洋權益糾紛、釣魚島主權等因素依然干擾著雙方關係的友好發展,日本十分警惕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並進一步加強美日同盟。這些,都是影響中日關係、阻礙東亞地區安全局勢構建、推動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雜音”。
周永生表示,這次野田訪華,是其對華政策“一手硬一手軟”中“軟”的體現,重點展示他對中日合作的誠心誠意,中國當然表示歡迎。但也不要忘了,野田的對華政策必然是“合作、互利、共贏”加上“防範、抗衡和遏制”。“中日兩國政府要正視和承認分歧,不要讓雙方的分歧阻礙了中日關係的主流發展。”中國應該妥善處理雙方的分歧和矛盾,不應該使日本成為我國外部發展的重大障礙,而是借助日本這個經濟實力強大的鄰國作為我國外部發展的策應。
民間外交增進國民感情最緊迫
今年的民調數據顯示,85%的日本人不信賴中國人,61%的日本人“不待見”中日關係。
中日國民感情的現狀,不是很令人滿意。今年的民調數據顯示,85%的日本人不信賴中國人,61%的日本人“不待見”中日關係。“這樣的不信任,很大責任在媒體的錯誤導向。”朱成虎認為,兩國的政治家和媒體要承擔重任,正確發揮引導、宣傳作用。特別是媒體應該客觀、公正地報道,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要添油加醋,甚至無中生有捏造新聞,導致雙方民眾彼此產生誤解和隔閡。
歷史表明,民間交往為中日關係良好發展奠定了基礎。增進民間友好往來,是中日關係友好發展的基礎。朱成虎認為應該由上到下,層層做工作。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兩手抓,用政府外交推動民間外交。“雙方應積極開展文化、人員交流等形式的民間外交。例如可以舉行文化展,讓中日國民互相了解對方的文化,也應該加強雙方青少年的交流往來。過去,我國政府邀請日本青年到中國訪問的形式很值得推崇。”